日前,工信部發布2012年1-4月份家用電器行業的運行情況,數據顯示,我國家電行業增速進一步趨緩,增幅回落至個位數,虧損企業數量更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 .2%。
國家統計局數據則顯示,5月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由4月時的同比增長7 .7%,大幅下跌至僅增長0.5%,接近零增長。
有白電企業高管向南都記者表示,過去幾年,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紅利拉動,已經形成了對家電內需市場的透支,“家電市場基數過高,回落也屬正常”。
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更直言,作為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家電行業,其實不需要過多的政策干預,而且第一輪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拉動內需政策已經透支了家電行業未來幾年的增長空間,新一輪的節能補貼政策的效果未必明顯。
白電龍頭企業現負增長
據工信部最新報告顯示,今年1~4月,家電行業增幅由去年同期的兩位數回落至個位數。報告中,家電行業累計工業銷售產值同比增長為9.6%.
今年1~4月,整體家電行業利潤總額比上年上升10.8%,較1~3月份下降了13 .3個百分點。同時,虧損企業數量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7.2%.
有洗衣機廠商負責人表示,虧損企業增多實屬正常,“家電下鄉政策養活了好多原本快倒掉的小企業。但隨著去年底家電下鄉政策在山東、河南、四川這些家電消費大省的到期,靠政策‘續命’的小企業立刻打回原形。”
過去3年,受益于政策紅利,整個白電行業連續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幅,而空調年均增幅甚至達到40%以上。刺激政策的“后遺癥”便是后續增長乏力。
以家用空調行業來看,雖然今年3月,整個行業有了去年8月以來第一次同比正增長,但是4月,整個行業再次出現了11%的負增長,其中格力出現了10%的負增長,美的甚至出現了22%的負增長。(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冰箱行業的整體銷售量出現了高達35%的負增長,個別品牌負增長超過50%.
銷售不力,部分家電產品產量亦略有下降。今年1-4月,家用冷柜累計生產568.3萬臺,同比下降1.8%;家用洗衣機累計生產2075.5萬臺,同比下降3.1%;房間空氣調節器累計生產5108.6萬臺,同比僅增1.3%.
警惕政策依賴癥
新一輪家電刺激政策看起來是一場及時雨:國家安排財政補貼265億元,啟動推廣符合節能標準的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推廣期限暫定一年;安排22億元支持推廣節能燈和LED燈;安排60億元支持推廣1.6升及以下排量節能汽車;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陳秀珍說,消費刺激政策從原先的重在擴大消費規模,到現在的引導行業升級發展。“今年的目標就是要穩中求進,行業呈現低開高走的形勢。”
但也有企業開始警惕政策依賴癥。海信集團(微博)董事長周厚健唱“反調”說,政府應轉變角色,出臺嚴肅的市場規則遠比出臺若干扶持政策有效和急迫得多。
“包括一些大型家電企業,政府補貼額甚至占到企業凈利潤20%以上的比例;有些企業更是完全靠政策吃飯,減去政府補貼收入,就陷入虧損。這也折射出企業自身盈利能力很弱。”有彩電企業高管預判,如果這一次政策到期,“必定是更為慘烈的一輪下跌”。
推薦閱讀
出來混,終究是要還的。 “調查結果已經出來,結案通知這兩天就會公告。”6月13日,接近佛山照明(000541.SZ)人士向記者透露,佛山照明歷時近兩年的內幕交易立案調查即將塵埃落定。 1993年上市的佛山照明,因連續19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前4月虧損家電企業上升近兩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614/6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