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記者:金琳
盛夏即將到來,電子行業卻依舊寒意陣陣。曾經的風光無限難掩如今難堪的“裁員”大潮——索尼、松下、惠普、黑莓、RIM、夏普、NEC……這些昔日的電子巨頭如今卻悉數傳出裁員消息。沒辦法,身處激蕩多變的技術前沿,今天的領先往往會成為未來發展障礙。
這已經不是這些行業巨頭的第一裁員了,而今天笑傲江湖的帶頭大哥們也都曾經陷入經營困難,揮淚裁人的局面。
突然之間收到郵件,或者被請進經理辦公室,告知工作不保了,然后幾個小時內必須走人,這的確讓人很“懵”,無法接受。公司家大業大,并非山窮水盡,為什么容不下自己的一席之地?裁員了怎么和家人交代,再找工作怎么說,工作好不好找,特別是全球經濟不景氣,被裁可能意味著長期的失業……
但是潮流日新月異的IT電子業,類似的擔憂可能不必。這個行業最大的資本就是人才,今天的退是為了明天的進,雇主很愿意為了將來,甚至為了眼前的商業機會和人才善待被請走的員工。
前程無憂支招事先暗示
花錢請專業的職業顧問或者心理專家,開展講座。在培訓中告訴員工當發生變化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并告知裁員可能帶來的問題和如何解答。雖然此時員工們并不清楚誰會離開,但員工們心中已明白,業績不好的個人或部門可能會挨裁。
高額賠償
很多IT企業會另外多給出員工3個月甚至更多的補償。一些公司在終止勞動關系的過程中,還允許員工繼續自己手中的項目,不排斥他們拿著公司的名片去找工作
。
推薦工作
盡可能在公司內的其他部門安置。此外公司為裁員員工請一個專業服務公司,幫助員工寫簡歷,接洽獵頭公司。一些企業還聯系同行企業甚至競爭對手,接收自己的員工。
培訓補貼
一家非常著名的IT企業向被裁員工提供一項補貼,用于員工尋找新工作需要的一些技能培訓。公司解釋說,裁員是一次性的投入,需要花錢的,并且應該盡力對員工好些。
新技術淘汰了不夠新的技術,但是一項技術流行開來的時候,總是伴隨著人才強勁的需求和缺少。到哪里找人,是企業不至于缺少人才而錯失商機。所以,機會來了。相近行業、同行業的從業經驗都是獲得新工作的資本,甚至如果你在一個知名企業被裁員,你更容易受到關注。當然前提是,你無過錯被裁。別忘了讓你的前雇主寫一份熱情洋溢的推薦信。
對IT電子行業來說,需要知道的是,一旦裁員應溝通盡早與員工溝通,同時應注重員工能力的培養,使員工更容易轉型和自救。
推薦閱讀
南都訊 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日前增持公司股票191 .17萬股,均價為2 .09元/股,出資近400億元。這也是李東生兩個月內第四次增持公司股票。他在5月4日、14日和16日分別以2 .169元、2 .142元、2 .199元的單價買入5>>>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子行業裁員并非全是壞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627/7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