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補貼政策實施一個月,似乎雷聲大、雨點小,并未對家電行業和市場產生預期的影響。以冰箱為例,奧維咨詢的統計顯示,6月前三周,入圍型號僅占冰箱零售額的8%左右。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在廣州的家電大賣場看到,率先頒布實施細則的彩電、空調,不少產品已經貼上“節能惠民”的標簽,明顯標出100元至400元不等的補貼額度。相比而言,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粘貼了“節能惠民”標簽的產品較少。
一位行業觀察人士前幾天到江蘇省三四級市場調研時發現,節能惠民的家電基本還沒在三四級市場露臉。
為了刺激內需并推動節能減排,國家5月中旬發布節能新政:未來一年,將投入265億元財政資金,對節能的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和熱水器進行補貼,6月1日開始實施。為什么第一個月沒有出現節能產品銷售的“開門紅”呢?
首先是政策出臺比較倉促,新政從公布到實施只有短短十多天。盡管一些生產廠馬上做出反應,如,創維把停產CCFL背光源液晶電視的時間從9月提前到6月;美的加大對全直流變頻空調的生產、銷售力度;長虹空調6月全面停產三級能效產品,工廠調整產品結構還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除了產品,企業還要適應新的游戲規則。吸取了以往的經驗教訓,這次節能新政的執行高度透明,可以追溯。中怡康研究總監彭煜透露,每臺節能家電產品都有一個條形碼,消費者購買后要在管理系統輸入身份證號碼、地址、聯系電話并簽字承諾后期可以接受回訪調查。企業對整個操作流程需要逐步熟悉。
這次節能補貼先由生產企業墊資,將補貼資金支付給消費者,政府年終再將補貼款項返還給生產企業。企業對于政府補貼款項如何落實存在擔憂,這也是一開始不太積極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企業的適應過程,使新政效果出現時延。
沒有“開門紅”的第二個重要原因是非節能產品的庫存。一家空調企業的國內營銷負責人坦承,新政會帶動節能家電的銷售,在此之前,廠家得先把非節能產品的庫存清掉,避免造成積壓和損失。
業內預估,非節能產品庫存消化至少需要兩三個月。廣州國美(微博)的相關人士透露,節能產品要到7月中下旬才會大面積鋪貨。一家冰箱企業的負責人估計,新政的效果顯現要到今年“十一”國慶黃金周。
此外,節能與非節能產品仍有明顯價差。如,三級能效變頻空調與補貼之后的一級、二級變頻空調相比,價差至少在千元左右。一些價格敏感型顧客,仍然會根據自身的經濟條件,選擇非節能產品。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隨著企業節能產品的全線開工及非節能產品庫存的減少,節能產品的比重將緩慢回升,9月份將開始進入節能產品快速上升通道,后續將趨于穩定。而且當節能家電的規模上來后,價格會更加優惠。奧維咨詢預計,新政實施期末,節能家電的占比將超過50%。
推薦閱讀
行業需求放緩、業內血拼低價,令LED顯示屏行業持續洗牌。繼去年鈞多立、博倫特倒閉之后,近日深圳又有一家中型的LED顯示屏生產企業——愿景光電子有限公司(下稱“愿景光電子”)倒閉。 又一個倒下的 據媒體報道,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節能補貼新政實施首月:家電市場難掃低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705/7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