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佳能珠海有限公司的小雷來說,這個7月顯得相對清閑。半個月前,公司開始實行加班控制,目標指向“零加班”。
6月26日,已在廣西老家的湯芳(化名)接到同事的電話,她才得知,自己在珠海工作9年的那個熟悉的車間,如今已人去樓空。“我們已經休假了,明天就回廣西,大約200人要走呢。”湯芳的同事說。
早在20多天前的6月11日,在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工作近9年的湯芳就已接到公司實行“一時歸休(日語詞匯直譯,意思是休假)”的通知,與她同時離開公司的有70人左右。
兩個月前,湯芳所在的事務機部門(佳能公司負責生產打印機的事業部),3000多名員工全部進行了分流。約1000多名職員被安排轉移到佳能中山有限公司,其余近2000多名職工則被分流到珠海廠區的照相機、鏡頭課等部門。但余下近700人仍無法安排工作。
在一份發給員工的“一時歸休”通知書上,佳能人事課(人力資源部門)稱“大家都知道,目前因公司生產計劃變更,生產狀況受到重大影響,盡管公司做出了最大努力,但仍然產生了大量余裕人員。”故決定對部分員工實行“一時歸休”,即公司強制員工休假。
佳能公司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佳能珠海的事務機部門已經與新的中山打印機工廠進行整合。佳能公司表示實施“一時歸休”是因為佳能內部的業務線需要調整。不過,據記者了解,這次“一時歸休”的背后,是佳能正在對其主營業務規模進行收縮。
拆東墻,補西墻
珠海分廠整個事務機部門(佳能公司負責生產打印機的事業部)基本被拆散。從事務機部門分流到照相機課(照相機部)與鏡頭課(鏡頭部)的員工,由于“新人加入”,較多不能適應新環境,即紛紛選擇離職。據記者了解,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事務機部門余下近700人仍無法安排工作。這個主要生產打印機的部門,原先一度有近4000名員工。而如今,珠海事務機部門,已經成為一顆被棄的“棋子”。
所謂“一時歸休”,實際上就是強制員工休假,休假時間長達80天。通知要求員工必須服從分配,按時休假并按照通知返回。
這份簽發于6月4日的文件迅速得到實施。6月5日,相關宿舍管理方就發出通知,要求首批近300名實行休假的員工在6月10日前離開宿舍。6月11日,第二批休假員工離開公司。還剩下約300名員工,先后于6月16日到26日分別分流安置。截至6月26日,這300名員工全部“消化”完畢。
本次業務調整基本不涉及佳能照相機課(照相機部)與鏡頭課(鏡頭部)的員工。而原先從事務機部門(佳能公司負責生產打印機的事業部)分流到這些部門的員工,由于“新人加入”,較多不能適應新環境,即紛紛選擇離職。
“離職的員工多,還因為公司對員工的要求變得更加苛刻,比如出勤遲到或者不刷卡的,會受到處罰,而以前在事務機對刷卡要求并不嚴格。在車間流水線上,傳送帶上的產品速度和要求操作的頻率比從前高了很多,工作變得十分緊張,許多調來的員工無法適應。”湯芳說。
湯芳所在的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建立于1990年,是佳能在中國最大的相機生產基地,也是此前佳能在華南最大的辦公設備生產基地,產品供應到全世界,員工數一度達1萬余人。佳能在中國的布局中,還有中山、蘇州、天津、大連等8個生產制造基地,其中天津、大連、蘇州等地均主要生產辦公設備。
早在去年初,中山市政府對外透露,佳能預計將投資10億元建設超大型生產基地。新基地將以高端彩色激光打印機作為主打產品,預計2012年投產,年產值超120億元。
然而,自2012年以來,由于經濟不景氣,打印機業務整體收縮,已存在大量余裕人員,所以佳能中山地區并未啟動大規模的流水線工人招聘,僅有少量的校園招聘,而且其實際錄用名額亦不超過百人。
自今年3月份起,佳能珠海事務機部門開始向佳能中山辦事設備有限公司遷移。直到6月份,轉移基本告一段落。珠海分廠整個事務機部門基本被拆散,據記者了解,佳能珠海有限公司事務機部門余下近700人仍無法安排工作。這個主要生產打印機的部門,原先一度有近4000名員工。而如今,珠海事務機部門,已經成為一顆被棄的“棋子”。
增長滑坡
佳能方面表示,由于歐美市場的商業環境惡化及渠道庫存調整,本季度市場對激光打印機需求出現暫時性縮減。顯然,情況不妙的程度已超出了去年預計。這一現狀,導致公司迅速進行了業務調整。珠海打印機業務的整體搬遷,即為其戰略性的一步。“拆東墻,補西墻”的明顯效果就是讓一大批員工在分流安置過程中選擇自愿離職,這種減員方式隱秘而有效。
由佳能事務機部門主要承擔生產的,包括激光打印機在內的辦公產品,2010年銷售額約合245.34億美元,年度同比增長20.8%。此后,佳能再次發力,在辦公產品領域得到強勁增長,其一度成為佳能貢獻率最大的業務領域。這相當程度上加速促成了佳能中山120億產能項目落地。
然而,事與愿違,2011年這一數據急轉直下,其年度銷售額同比下降3.5%。
今年4月26日,佳能集團發布了2012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在辦公產品領域,佳能第一季度的總營業額約合53.4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滑8.9%,對于該部分業績的下滑,佳能方面表示,由于歐美市場的商業環境惡化及渠道庫存調整,本季度市場對激光打印機需求出現暫時性縮減。
顯然,情況不妙的程度已超出了去年預計。這一現狀,導致公司迅速進行了業務調整。珠海打印機業務的整體搬遷,即為其戰略性的一步。“拆東墻,補西墻”的明顯效果就是讓一大批員工在分流安置過程中選擇自愿離職,這種減員方式隱秘而有效。
佳能的相機業務部門,在本次歸休計劃中,成為事務機部門的接納單位,這實際上表明佳能相機業務的市場增長仍然尚有空間。
在遭遇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佳能2009年集團銷售額同比下降21.6%。2010年的集團全年銷售業績繼續出現下滑,而佳能在2012年財報中指出,受到歐債危機、新興國家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佳能集團第一季度凈營業額總計為8292億日元(約合101.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8392億日元下滑1.2%。不過,在消費產品領域方面,受益于具有價格優勢的數碼單反相機在銷量上的增長,佳能一季度相機產品營業額同比增長4.8%,達到約合37.01億美元。
縱觀去年的銷售狀況,主流數碼單反相機和準專業機型的銷售量實現了顯著增長。這更加明顯地提供了一個信號,佳能辦公設備產品并非如當初那樣比相機業務更加“增長可期”。這或許進一步堅定了佳能“棄子”的決心。
推薦閱讀
索尼的重組計劃像是一部冗長的分季美劇,只有頭,不見尾。 近日,索尼宣布,把旗下的化學業務作價580億日元(約合7.3億美元)出售給日本政策投資銀行。之前,索尼化學業務是由索尼全資擁有的下屬公司“索尼化學和信息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主營業務滑坡 佳能中國“棄子”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708/7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