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苦等了半年之后,廢舊電器拆解企業的“正規軍”們終于重新看到了盈利希望。
本月1日,《廢舊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下稱《辦法》)正式實施。《辦法》規定,具備資質的拆解企業在拆解處理彩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腦(俗稱“一腦四機”)五類家電時可以獲得35元/臺-85元/臺不等的補貼。
“‘以舊換新’結束后,我們拆一臺虧一臺。”5日,山東中綠資源再生有限公司(下稱“山東中綠”)常務副總經理許來永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由于成本大增,今年以來,包括山東中綠在內的省內多家企業家電拆解線已經處于停工狀態。而《辦法》中規定的補貼,成為他們渴求的“救命稻草”。
據導報記者了解,雖然政策已經出臺,但由于資質尚待環保部審批,目前山東地區正規拆解企業均無法獲得補貼資金,且具體補貼價格也未認定。同時,補貼落實后,能否以合理的價格收購到足夠的廢舊電器,也讓拆解企業較為擔憂。
停工閑置
6日,位于臨沂市河東區的山東中綠園區內頗為安靜,辦公樓旁的廠區進口被一道橫欄擋住,看不見工人進出,也沒有聽見機器運轉聲。
“工人們都放假了,拆解線也都閑置下來了。”山東中綠的一名員工對導報記者說。
作為山東獲得“以舊換新”家電拆解牌照的3家正規企業之一,布局較早的山東中綠在家電拆解領域的優勢頗為明顯。山東省環保廳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山東中綠累計拆解家電數量達到400萬臺,遠超其他兩家公司。
不過,自去年年底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結束后,山東中綠的日子也變得不好過了。許來永向導報記者表示,沒有了國家的政策補貼,正規家電拆解企業在成本上優勢全無,基本是“拆一臺虧損一臺”。
“以電視機為例,一臺20多英寸的彩電,拆解后的價格只有40多元,但是現在市面的收購價在70元左右,如果按照這一價位收購回來拆解,不計拆解成本,每臺就要虧損30多元。”上述山東中綠員工說。
許來永表示,目前不僅是山東中綠受到影響,山東其他幾家拆解企業的家電拆解線在消耗完“以舊換新”的存貨后,也均陷入停工狀態。
于是,《辦法》的出臺自然成為上述拆解企業眼中的“救命稻草”。據了解,按照《辦法》規定,國家將向“四機一腦”的生產商和進口商征收7元/臺-13元/臺的費用。所收資金用于補貼拆解企業,具備資質的拆解企業拆解處理上述五類家電可以獲得35元/臺-85元/臺的補貼。
不過,導報記者采訪獲悉,雖然本月1日是《辦法》正式實施的時間,但是目前山東沒有一家企業獲得領補貼的“資格證”,這也是山東省內正規家電拆解線沒有開工的原因。
“資質審核報告已經報到環保部了,估計很快就能審核下來。”許來永說。不過他也表示,具體的補貼價格還沒有定下來,該項政策會帶來多少實際利好不好斷定。他只表示,其企業屬于環保行業,不可能有過高的利潤率,預計補貼落實后,企業經營會在微利左右徘徊。
資源受限
實際上,即便是政策補貼落實到位,家電拆解企業“正規軍”們重啟依然面臨多重阻礙,其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收購問題。導報記者了解到,雖然在補貼政策明朗后,家電拆解企業已經啟動廢舊家電的回收工作,但是很可能繼續面臨“吃不飽”的困境。
“不好收,都不愿意賣。”6日,臨沂中再生聯合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臨沂中再生”)負責家電收購工作的陳姓經理向導報記者透露。該公司與山東中綠同屬中國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其供應的廢舊家電占據山東中綠拆解量的一半以上。
該經理表示,目前價位不高,市場收購的難度較大。“以電腦為例,目前主機收購價格在70多元,顯示器在50多元,而一些小販收購回來以后自己簡單拆解,把零部件分批銷售出去也比賣給我們收益高。”
同時,陳經理表示,由于市民更換頻繁,電視機在廢電器的回購量中占比最大,超過80%,然而現在從小商販手中回購廢舊電視機幾乎不可能。“許多人都知道拆解企業很快會獲得補貼,都囤著貨等待漲價。”
導報記者在臨沂最大的家電回收市場——中國(臨沂)家電回收交易中心采訪時看到,不少小收購商販門口堆滿了彩電、洗衣機以及電腦零部件。
“主板一斤15元,好的能賣22元以上,電源16元一個。”一家廢舊電器收購公司的負責人劉軍對導報記者說,他收購的電腦都是經過簡單的拆解后,分批運往南方,每臺電腦的收益比賣給臨沂中再生的價格要高出不少。
“后期這個行情不是漲就是跌,都是在賭。”一家門口堆滿電視機的家電回收店鋪王姓負責人對導報記者說,目前政策補貼具體數額還沒有落實,如果補貼價格高,企業回購的價格肯定會漲上去,手頭這批貨就能多掙些錢,即便是補貼低、價格下滑了也可以自己拆解,收益不會少。不過,他表示,即便是企業回購價格高,有些廢舊家電品種還是自己拆解賺錢,“比如說洗衣機,現在很多企業高價收購它的塑料殼,拆完賣比整機轉手賣還合適。”
呼喚更多政策支持
“如果收購的難題沒法解決,企業不僅保證不了生產,成本可能還會進一步上漲。”上述山東中綠員工說,正規的拆解企業生產要做無害化處理,環保設備、技術成本較高,達不到規模效應基本上就會處于虧損狀態。
專家也向導報記者表示,我國尚未建立有效的回收處理機制,老百姓不知道廢舊家電回收的重要性,正規的回收渠道尚沒有建成,這導致廢棄家電流向分散,多數流向無資質的拆解“小作坊”,正規企業收購難度很大。
“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不規范小作坊的處罰力度,堵塞違規翻新舊家電的漏洞。”華東理工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靳浩向導報記者表示,“同時,在進一步減免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企業一定的支持。”
靳浩分析,再生資源行業去年開始全額繳納17%的增值稅,而在此前該稅種實行退稅50%的政策,這一稅負的增加令企業壓力較大,如果減免,企業在市場上的回購能力將大增。
“作為企業,應該從自身考量,加強深加工能力,提高生產率,自身抵消一些成本。”靳浩說,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良性循環,家電拆解“正規軍”才能走出困局。
推薦閱讀
海爾U-home綻放SINOCES 物聯網智慧社區領秀智能時代
2012年7月5日-8日,為期4天的2012年度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SINOCES)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正式舉行。本屆SINOCES展綜合全球消費電子智能融合、移動互聯的新趨勢,首度提出智惠全球的主題。海爾推出的U-home物聯網智慧>>>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拆解正規軍被迫停工 游擊隊開始囤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709/7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