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來,隨著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優惠政策推廣實施,廠商騙取國家補貼的黑暗事件便不時被揭露,但是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
今年6月開始,節能家電補貼優惠政策實施,從一開始,騙補的質疑聲便未曾斷過,很快就有媒體報道稱個別家電企業涉嫌騙補。到底有沒有騙補,對于此事件,相關部門一直未給出明確說法。
記者近段時期調查發現,節能彩電產品身上的確存在著反常現象,這不免令人生疑。
反常現象一
機器上所標的能效指數低于節能補貼要求
記者調查——
去年3月,《平板電視能效標識實施規則》實施,平板電視上按規定要貼有“中國能效標識”,能效標識中包含了產品能效等級、能效指數以及被動待機功率等信息。“無論是入圍了節能補貼范圍內的產品,還是未入圍的產品,都要貼上這一標識,”家電業資深人士劉步塵表示。
今年6月,相關部委在實行平板電視節能補貼政策時,也公布了《高效節能平板電視入圍推廣企業和目錄(第一批)》(簡稱《目錄》),《目錄》公布了入圍的產品具體型號、能效指數、被動待機功率以及補貼金額。
此前媒體報道稱,一些家電企業涉嫌騙補,是因為它們將實際能效指數并不符合節能補貼要求的產品當做節能產品來銷售。記者近日走訪賣場,專門針對已經入圍了節能補貼范圍內的彩電產品進行調查,卻發現很多產品的“中國能效標識”中所顯示的能效指數普遍低于《目錄》中所顯示的能效指數。
在賣場中,記者看到海信LED47T36X3D液晶電視,貼在機器上“中國能效標識”顯示,這款產品能效指數是1.5,而在《目錄》中,能效指數則是2.1。海爾LE47A300ND,“中國能效標識”顯示的能效指數是1.5,《目錄》中顯示的數值是1.7。創維55E700S,前者顯示的能效指數是1.4,《目錄》中顯示的是2.1。海信LED48K510G3D,前者顯示的能效指數是1.4,《目錄》中顯示的是2.1。TCLL46E5200-3D,前者顯示的能效指數是1.4,《目錄》中顯示的是2.1。
為何同一款產品,在“中國能效標識”和《目錄》中顯示的能效指數不一致?關鍵是,這些產品貼著的“中國能效標識”中顯示的能效指數都低于1.7,而《目錄》中顯示的數值≥1.7。按照節能補貼規定,只有能效為1級,能效指數≥1.7,被動待機功率不大于0.5瓦的液晶電視,才有資格獲得節能補貼。那么這些產品,到底是有資格獲得補貼還是沒資格呢?
廠商回應——
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某彩電廠商品牌管理中心市場總監,這位人士稱:“正常情況下不應該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我會問問分公司到底是怎樣一回事?”這位總監稱詢問之后會給記者答復。另一家彩電廠商上海區域的相關人士也稱,不應該出現這種情況:“我來落實一下,然后給你回復。”但截至記者發稿,都未接到回復。
反常現象二
新政實施前夕廠商變更產品備案信息,能效指數從而達標
記者調查——
為何這些產品上貼著的“中國能效標識”中顯示的能效指數會低于《目錄》中顯示的數值?記者展開進一步調查。
據悉,國家將平板電視納入能效標識制度中,所有粘貼標識的產品要依法進行備案,在中國能效標識網上進行公示。“彩電廠商的產品在檢測完能效后,要在我們這里進行信息備案。”中國能效標識網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而記者在中國能效標識網查詢后發現,一些彩電廠商在5月下旬對不少產品變更了備案信息,變更后的備案信息中能效指數比之前都有提升,從而符合能效指數≥1.7的液晶電視節能補貼資格要求。
如海信LED47T36X3D,2011年8月9日的備案信息顯示,能效指數為1.4,在2012年5月24日變更了備案信息,能效指數為2.1。
海爾LE47A300ND,2011年6月10日備案信息顯示,能效指數為1.5,LCD被動待機功率(W)為0.65;2012年5月23日,變更后備案信息顯示,能效指數仍為1.5,但被動待機功率降至0.50,;2012年5月28日,備案信息又變更,能效指數為1.7,被動待機功率為0.50。
創維32E7CRN,2012年5月23日備案公布的信息顯示,能效指數為1.4;兩天后,5月25日,備案信息變更顯示,能效指數為1.7。
長虹3D32A4048,2012年4月17日備案信息顯示,能效指數為1.4;2012年5月27日的備案信息則顯示,能效指數為1.9。
……
這并非個別情況,記者根據《目錄》隨即抽取了12款彩電型號進行查詢,發現只有3款未在5月下旬進行過備案信息變更,而且未發現有在6月份及之后進行過備案信息變更。6月1日就開始實行節能補貼,廠商們集中在5月下旬變更備案信息,變更后的備案信息中顯示的能效指數則與《目錄》中顯示的數值相一致。這樣的時機選擇真是巧合嗎?
廠商回應——
上文中提及的某彩電廠商品牌管理中心市場總監先是表示:“能效指數變更,還真不太清楚”。而后記者報出具體型號的變更日期,他稱“隨著技術的增長,通過軟硬件優化,可能會提升能效。”
但是相隔數月,甚至僅僅五天、兩天,能效指數就有大幅提升,這不免太令人吃驚了。
業內人士說法——
(劉步塵 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
“6月1日補貼政策就要實施,恰恰在5月下旬出現變更信息的情況,這里面作假的成分非常大。不是一家兩家,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出現大家集體造假,而且不僅僅是企業自身造假,還可能與相關的機構聯手造假。國內的認證相對來說是比較不規范,認證中亂象疊出,缺乏嚴肅性、規范性,很多是拿錢買認證。”
推薦閱讀
昔日影像巨頭—美國柯達公司于8月3日公布了其2012年的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其虧損額達2.99億美元,虧損幅度高于去年同期。不過,對柯達而言,現在的好消息包括其可以出售1100項專利、目前柯達中國業績仍算平穩。 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多家彩電廠商被質疑為騙補突擊變更備案信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806/7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