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
蘋果一直是一家極其重視商業機密的公司,然而和三星電子的專利訴訟,卻讓蘋果高層逐一“過堂”,許多有關iPhone研發的機密也在法庭上公之于眾。
蘋果有關iPhone和iPad的廣告一直是機密。蘋果全球營銷副總席勒透露,從2007年上市到2011財年,蘋果在iPhone上投入的廣告營銷費用為6.47億美元,2010年上市的iPad,迄今已經投入了4.57億美元。
蘋果iOS負責人付斯托在法庭上作證說,2004年,蘋果開始研發iPhone,為了防止機密外泄,蘋果采取了極為嚴格的措施。當時蘋果將iPhone項目代號定為“紫色項目”。付斯托回憶說,喬布斯告訴他,在有關iPhone用戶界面的設計上,比如按鈕、圖片等,不能雇傭蘋果外部人員。于是,他在蘋果內部尋找人才,告訴他們自己在從事一個秘密項目,需要支援,最終他尋找到一些“超級明星”。付斯托神秘地告訴那些員工:“如果你接受了這個職務,你將會比你一生都要更努力。”付斯托說,蘋果拿出一層辦公樓從事iPhone研發,為了防止外人私自進入,蘋果增加了攝像頭、讀卡器等監控設施。在大樓外部,項目組掛出一個“格斗俱樂部”的牌子,意思是要向同名電影中的角色那樣,做到嚴守機密。付斯托透露,iPhone研發過程十分困難,因為許多員工都習慣了研發基于鼠標和鍵盤的產品。付斯托說,共有1000多名直接參加iPhone研發的員工向他匯報,而一旦召開iPhone全體員工大會,他發現人數多達2000人。付斯托還說,在用手機瀏覽網頁的過程中,他發現用放大縮小按鈕十分不便,因此要求在用戶雙擊屏幕之后,能夠自動放大網頁,并將文字置于屏幕中心,他也發明了這個專利。
蘋果還在法庭上公開了一個內部市場調查,蘋果發現,在美國、中國等市場,消費者購買iPhone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對蘋果品牌的信任。另一個公開的市場調查顯示,在iPhone的全部買家中,有78%會同時購買保護套。
上述這些機密信息被公開之后,立刻在微博或業界論壇廣為探討。手機廠商也將從這些信息中獲益。蘋果資深設計師Christopher Stringer在法庭上透露,iPhone的設計人員當年會在廚房的大桌上,將各種創意變成圖稿,并且進行3D設計。當被問及如何實現最終的iPhone設計時,這位設計師表示:“這是我們所有設計中最美的,我們清楚這一點。”
推薦閱讀
長期以來,人們都把能效指數作為衡量家電產品是否節能的標準,新一輪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節能平板電視推廣實施細則》中也把能效指數的高低作為平板電視能否入圍的標準。然而,能效指數高的平板電視產品就一定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Phone研發內幕:2000人參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808/8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