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是本土化智能電視應用軟件領域TCL等國產品牌顯然擁有自己的優勢,這甚至是蘋果電視也不可能具備的本土優勢。“其實國產彩電沒有必要過度擔憂蘋果電視,至少在中國本土市場蘋果電視難有大的作為。”張兵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
記者了解到,雖然國內智能電視此前市場保有量已經超過千萬臺,但是智能電視激活率不高一直成為困擾行業發展的瓶頸,但是記者從TCL多媒體了解到的消息,2012年其智能電視售后的開通激活率超過50%,顯然TCL等正在通過更多的個性化應用推動智能電視的普及和全新商業模式的打造。
本土“第一陣營”逆勢上揚
對于國產彩電行業來說,其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上半年彩電行業遇到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即便如此,TCL等國產品牌還是取得了逆市大幅增長,而下半年隨著節能補貼政策實施,以及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改善,TCL將獲得更大的增長空間。”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郝亞斌認為。
“對于2012年的市場情況,年初的時候幾乎所有企業都有著謹慎的預測,所以當TCL多媒體提出全球出貨量1380萬臺的目標時,很多同行都覺得我們過于瘋狂。”TCL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梁啟春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然而TCL等中國品牌的表現顯然超出了業界所有人的預料,雖然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7月中旬發布的最新調研報告中將2012年全球液晶電視出貨量的預測從此前的2.25億臺下調到2.16億臺(同比增長僅5%),但是TCL多媒體卻在今年6月再次上調了全年出貨預測,從1380萬臺上調到1520萬臺。
而從TCL集團近日公布的上半年銷售數據來看,僅僅6個月時間,TCL多媒體液晶電視銷量(包括商用顯示器)累計達到661.6萬臺,同比增長60.6%,其中在國內市場整體增幅個位數的情況下增幅達到32.1%,而海外市場銷售更是同比增幅達到108.4%。
這僅僅是國產彩電市場格局變化的一部分,整體來說,由于日本的索尼、夏普、松下,以及韓國的三星、LG電子在國內市液晶電視市場占有率的持續下降,TCL、創維等國產品牌獲得了更高的市場增長空間,而相對于白電行業的整體下滑來說,彩電行業由于更新換代需求依然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長。
對于國產彩電行業來說,其2012年上半年的銷售情況也并非一帆風順,雖然TCL多媒體在第一季度就超過夏普和松下成為全球液晶電視出貨的第五,而海信和創維也保持了行業前10的位置,但是整體來看其也經歷了先抑后揚,之后再度走低的態勢。
在前兩個月低迷后,從3月開始國內液晶電視出貨出現了復蘇的態勢,這其實與銷售壓力下中外品牌的降價促銷,特別是對失去價格優勢的CCFL背光液晶庫存的清理有關,并不意味著彩電行業的真實復蘇,雖然3-4月行業整體增幅恢復到15%以上,但是產品銷售單價和毛利率卻出現了一定下滑。
液晶電視市場的虛假復蘇隨著庫存清理完畢,從5月開始行業增幅再次出現下降,加上歐債危機的不確定性讓海外市場的走低,整個液晶電視行業的不確定因素開始增加,不過即便如此,6月TCL、創維等主流品牌依然保持了兩位數以上的增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對傳統液晶電視庫存清理的完畢,以及節能補貼覆蓋彩電產品的利好,進入2012年下半年國內液晶電視市場有望出現新一輪的升勢,而在LED液晶、3D,特別是智能互聯網電視領域銷售占比較高的企業已經占據了先機。
以TCL多媒體為例,上半年其LED電視銷量增長達到214.9%,占比升至66.5%,其中,6月份的LED電視銷售量占比已提升為71.3%,而6月中國市場的智能/網絡電視和3D電視銷量占比分別達到44.11%和22.73%,這都處于相對領先的位置。
在國產彩電的第一陣營中,TCL拉開了與競爭對手的差距,不僅早在今年3月Dispalysearch的月度報告中就顯示TCL超越夏普、松下成為全球液晶電視的第五,這是國內液晶電視企業首次進入全球前五,繼續保持了其在國產彩電絕對的領導地位。
由于對下半年市場的樂觀預期,國內第一陣營的三家企業都提出超千萬臺的出貨目標,其中TCL多媒體提出的1520萬臺的目標甚至超越了夏普和松下。由此可見,中國本土家電業的“第一陣營”已經在逆勢環境中占據了主動,正在“藍海”市場領域尋求新突圍。
推薦閱讀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已經結束,全球體育健兒為了站上各自領域的最高領獎臺進行了一場場精彩絕倫的比拼。事實上,在全球家電業,一場全球競爭力的比拼結果也已經揭曉,海爾憑借全球領先的產品已經無可爭議的成為全球家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云:本土彩電業突圍“藍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817/81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