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國美電器正式啟動全國1700多家門店“擊破網價”行動,北京國美的統計數據顯示,銷售比平日相比增長4倍以上,其中彩電增長320%、電腦增長507%、空調增長340%、手機增長436%,廚衛也增長326%,整體增長達480%。
北京國美總經理劉永剛表示,價格戰必須具備的三大前提是:1.在持續盈利能力和服務能力之上;2.在采購能力和促進產業鏈共贏上;3.在保護消費者利益上。基于國美電器在上述幾個方面的絕對優勢,價格戰將是國美長期的策略,國美門店價格將持續低于京東商城且沒有結束日期。
國美等線下企業營運成本低于線上
根據國美、蘇寧多年公開的上市業績報顯示,其平均綜合毛利在18%左右,經營成本在13%左右,凈利潤率在4%左右。而根據資料統計,目前電商的平均綜合毛利在7%左右,經營費用率成本在14%左右,凈利潤率在-8%左右。
造成這種差異主要原因在于:采購規模、廣告營銷、人工、供應鏈物流等幾個方面。
規模優勢使得線下的采購價格低于線上采購價格,以國美為代表的線下實體店每年家電采購規模千億以上,而京東也只有200億左右的規模,采購規模決定了線下實體店的采購成本,平均低于電商4個百分點。
其次為廣告成本差異,因電商要在侵占傳統賣場的空間上發展,其廣告成本要遠高于線下實體店,目前京東的廣告和流量的成本約為4個百分點,而國美、蘇寧線下實體店的廣告營銷成本,一直約為1.5個百分點,線下實體店廣告營銷成本低于電商2.5百分個點。
人工成本方面,電商和線下實體店基本相同,均為3.5個百分點左右。
最后為供應鏈物流成本。目前京東在全國約有十幾個物流倉庫,其更多的物流配送采用第三方物流配送資源,物流成本約為4個百分點;而國美為代表的線下實體店,在全國擁有自有物流配送基地,物流配送成本平均僅為0.6個百分點,線下實體店物流成本低于電商3.4個百分點。這也是外界質疑京東的最大話題。
京東等電商企業的成本構成為:廣告成本4%+人工成本3.5%+物流成本4%+其他固定成本2.5,整體經營成本14%,因此,同實體店13%的經營成本相比電商不具備經營成本優勢;
由此可見,京東宣稱其線上成本低于國美、蘇寧等線下成本,事實上不復存在。而京東之所以通過對于實體店成本分析,認為實體店因有物業成本、人工成本、樣機成本等,而線上似乎就不需要這些成本,從而得出線上價格比線下實體店價格低的結論,實屬誤導消費者。
電商的壁壘
國美此前曾發表倡議書稱,價格戰將是國美長期的策略,而價格戰必須具備的三大前提是:在持續盈利能力和服務能力之上;在采購能力和促進產業鏈共贏上;在保護消費者利益上。
而這似乎也恰恰成為京東等電商目前的發展壁壘。據可靠消息稱,供應商對于此輪由京東挑起的價格戰態度謹慎,并采取了維護自身利益的策略。除了海爾已公開將停止與京東的合作外,已有供應商開始對京東采取限制型號,謹慎供貨的策略,預計京東未來將出現大面積缺貨的現象。
之所以如此,本質則是京東目前的采購規模及其自身的供應鏈短板的缺失。對此,劉強東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并沒有回避,其打價格戰的目的在于將京東的規模做大做強。
但種種跡象表明,在這場價格大戰中,京東在業績方面并沒有取得一定成績,而劉強東的微博言論,更像是一種營銷炒作的噱頭。
據北京國美透露,8月17日,國美正式啟動全國1700多家門店“擊破網價”行動。北京國美門店宣戰首日,銷售比平日相比增長4倍以上,在這場價格大戰中,實體店不僅沒有受線上的沖擊,銷售反而更好。
未來更有價值的零售企業是線上線下都強的企業
“我們認為線上的平臺具有快速無限發展空間的特點,線下同樣具有無限發展空間,但速度相對較慢的特點,只有積極推動線上和線下共同發展才能整合線上線下的共享平臺,在采購、物流、售后、信息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從而攤薄經營成本。”劉永剛表示,建立多渠道的線上線下復合型的經營模式,將是國美長期的發展戰略。
這基于兩點:一、只有線上平臺缺乏線下實體店的電商模式其成本更高,不具備競爭優勢;二、不同消費者間的不同消費需求。
從美國、日本等相對于中國更成熟的市場看,消費者購買電器的主渠道是實體店,約占總份額的80%,而線上銷售渠道作為差異化需求的補充渠道約占市場份額的20%,美國最大的家電連鎖企業百思買其實體店的銷售規模占整體銷售規模的95%,其線上電商占5%。
而實體店之所以仍然消費者購買電器的最核心主渠道是因為,消費者購買電器時考慮四方面因素:價格、體驗、推薦、售后服務。
隨著國美等長期推進線上線下一個價的策略,未來家電線上價格比線下便宜的現象,將逐漸不復存在;體驗方面更是電商目前無法實現的;由于電器是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消費者在購買決策過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對等,更需要有專業銷售人員站在消費者需求的角度上專業推薦,減少消費者決策有誤,電商目前也缺少此功能;售后方面,電商以虧損為代價的業務模式,不具備可持續性,相對而言,實體店優勢更為明顯。
行業規范迫在眉睫
盡管此次家電價格大戰,賺足了外界關注的眼球,但與此同時,肆意詆毀、相互拆臺等等有悖商業發展規律的種種手段紛紛出現。外界也由此擔心,此次家電行業的混戰,對未來中國整體的商業環境是否會造成一定的負面效應。
這也引起了政府的注意。8月17日,國家商務部流通發展司副司長王德生就此表示,價格戰的有關問題在商務部已發布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服務規范》中已有規定。今后,電子商務交易各方的權責、義務,除了在相關法規里進行完善外,在相關標準中也要進行細化和補充,《電子商務營銷運營規范》等標準已列入制定計劃。
對此,國美第一個表態。8月17日,國美發布行業倡議書,稱國美倡導同行之間文明競爭,理性競爭,因為只有良性的競爭,才能促進行業優勝劣汰,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國美反對同行間相互詆毀,相互拆臺的不理智競爭行為,希望同行能夠調整心態,盡快回歸理性競爭。
推薦閱讀
8月20日下午,蘇寧易購818大捷接近尾聲,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親臨蘇寧易購總部,在肯定蘇寧易購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他表示,非常愿意站在蘇寧易購這輛快速奔馳的戰車上,和易購全體員工一起拼搏。 據了解,8月15日>>>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820/81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