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繼遠 濟南報道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中國光伏產品遭遇歐美“雙反”調查之時,9月26日,孚日股份(002083.SZ)發布公告稱,受光伏行業不景氣的影響,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產品的銷售價格持續下跌,合資公司埃孚光伏制造有限公司(下稱“埃孚光伏”)不再具備可持續經營的經濟基礎,并決定清算解散該公司。
4年前,埃孚光伏在濰坊市高密太陽能光伏產業園熱熱鬧鬧地開業。在孚日股份董事長孫日貴的眼中,光伏產業無污染、低能耗,前景廣闊,并試圖重點發展光伏產業逐漸取代紡織成為公司第一主業。
4年間,市場陡然生變,國內光伏企業遭遇“滑鐵盧”。當初,激情滿懷的孫日貴顯然無法預料到市場的戲劇性變化。
細數孚日股份在光伏產業方面的投資發現,公司持有博世太陽能的長期股權投資已經計提減值準備,而2012年同樣不容樂觀;合資公司埃孚光伏即將清算解散,而全資子公司孚日光伏已經收縮投資,并且進行了大面積裁員。
被稱為“毛巾大王”的孫日貴的光伏夢已經全面潰敗。
利潤嚴重壓縮
埃孚光伏注冊成立于2008年7月1日,注冊資本1750萬歐元。孚日股份與德國Aleo solar AG公司分別持股50%,主營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生產和銷售。
按照規劃,埃孚光伏生產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將銷往歐洲,而德方Aleo solar AG公司將負責包銷3年。
埃孚光伏的成立是孚日股份跨入新能源行業的第一步,孚日股份寄予厚望。2008年8月8日,埃孚光伏首條10MW生產線投產,當年生產出口銷售組件8580個,總功率 1.55MW, 實現銷售收入 4048萬元,而凈利潤顯示虧損631.81萬元。
2009年年報顯示,埃孚光伏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凈利潤為415.97萬元。2010年,銷售收入增加至3.46億元,凈利潤為1745萬元。而2011年的業績則急轉直下,凈利潤僅有少得可憐的15.7萬元。
公告顯示,2012年度1-8月,埃孚光伏營業收入為35141.35萬元,凈利潤623.76萬元。
孚日股份一位高管曾在此前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埃孚光伏產品銷往歐洲,受國內產能過剩、匯率波動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嚴重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未能實現預期收益。
“主要是因為德方在市場和經營上出了問題,想停下,但是我們自己也不能接這一塊,所以也就不要了。”9月27日,孚日股份證券事務代表彭仕強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這個低價產業,工廠已無法再達到足夠的利潤率,未來將面向高端市場。”Aleo solar AG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York zu Putlitz日前表示,由于組件價格下跌,山東高密工廠已不再具備可持續性高成本效益生產的可能性。
就在今年6月份, Aleo solar AG 曾宣布將關閉位于西班牙圣瑪利亞-德帕勞托德拉的一個20MW產能的工廠。
損失將不可避免。截至2012年8月31日,孚日股份持有埃孚光伏50%股權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為9053.22萬元。
“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埃孚光伏清算解散將給公司帶來2000萬-3000萬元的資產損失,公司將在履行相關程序后,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公告表示。
慘淡收場
埃孚光伏作為孚日踏入新能源行業的第一步,如今卻以公司清算解散收場,不禁令人唏噓。而孚日股份也選擇放棄寄予厚望的埃孚光伏,也已經宣告孚日股份轉型新能源的戰略全面潰敗。
孚日股份在光伏產業的投資共分三部分。除去即將清算解散的埃孚光伏,另有對德國博世太陽能公司6.4%的股權投資。
由于博世太陽能2011年度虧損嚴重,孚日股份在今年4月15日決定對該股權投資計提減值儲備5499.92萬元,占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比例超過30%。受此影響,孚日股份2011年度凈利潤減少4124.94萬元。
據路透社報道,博世太陽能于2009年8月份以每股9歐元的價格獲得Aleo solar AG公司(埃孚光伏德方股東)39.43%的股權,并最終獲得Aleo solar AG公司68.7%的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在今年5月份,Aleo solar AG發布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7460萬歐元,同期相比下降14.6%,其中,息稅前利潤(指支付利息和所得稅之前的利潤)降低820萬歐元,息稅前利潤率下滑11%,公司預計2012年度將面臨虧損。
而博世集團在8月28日發表聲明稱,博世集團將停止薄片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并將在今年年底關閉位于德國埃爾福特的工廠,同樣,埃爾福特工廠也是博世進軍光伏產業的第一站。
如此看來,孚日股份對于博世太陽能的長期股權投資虧損仍將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孚日在光伏產業布局的另外一家全資子公司孚日光伏同樣舉步維艱。注冊成立于2008年1月29日的孚日光伏直到2010年5月份,第一塊薄膜電池才成功下線,而2011年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底,公司仍未實現批量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孚日光伏成立之初曾向Johanna Solar Solutions GmbH 公司采購生產經營所需的兩條CIGSSe 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線的生產設備,設備總價約為11175 萬歐元。2009年半年報顯示,孚日股份已付款約3.5 億元人民幣。
“另外一條生產線就沒有投資,沒有買。”彭仕強表示。而在2009年,充滿雄心壯志的孚日股份還曾打算向孚日光伏擔保14億元,以解決孚日光伏購買設備的資金問題,不過查看2011年年報,實際擔保額僅有110萬元,最終草草了事。
雖然僅有一條30MW的生產線,但是由于遲遲不能實現批量生產,員工收入較低,導致員工紛紛離職。面對頹勢,孚日光伏曾在5月份停工一個月。而近日,有員工向記者證實,8月初,孚日光伏進行了大面積裁員,原本100多名員工如今已經所剩無幾。
“國內光伏產業一直處于兩頭在外的怪圈,多晶硅依賴進口,組件依賴出口。”齊魯證券行業分析師劉保民認為,受歐債危機以及歐洲政府對光伏產業補貼政策調整的影響,而國內需求不足的情況下,高度依賴出口的光伏企業很難自保。
劉保民認為,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光伏產業前景仍然值得關注,“孚日股份的轉型失敗主要歸咎于市場的急轉直下,未來應該集中精力做好自身毛巾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突破。”
推薦閱讀
9月28日消息,隨著 蘋果 iPhone 5已經通過我國的3C認證,iPhone 5距離中國也越來越近了。資料顯示,iPhone 5分別對應的網絡制式為WCDMA和CDMA2000網絡,這意味著,聯通、電信已經為iPhone 5的上市做好了充分準備。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夢碎光伏 孚日股份合資子公司遭清算解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20929/87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