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近日,發(fā)改委宣布,在2001年至2006年,韓國三星、LG,我國臺灣地區(qū)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六家國際大型液晶面板企業(yè)因涉嫌價格壟斷,被處罰3.53億人民幣。
據了解,涉案的六家液晶面板企業(yè)不但將國內彩電企業(yè)多付價款1.72億元全部退還,而且對我國彩電企業(yè)內銷電視提供的面板無償保修服務期限也由18個月延長到36個月。
對此,家電行業(yè)觀察家張穎指出,隨著我國面板行業(yè)快速崛起,由韓日少數面板企業(yè)壟斷行業(yè)的局面即將打破, LGD、三星在華市場份額將面臨萎縮的命運。
為打破液晶面板長期受制于人的困境,近年來國內企業(yè)開始發(fā)力該領域。2011年下半年,中國內地企業(yè)自主投資建設的兩條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京東方8.5代線和華星光電8.5代線相繼投產,終結國內不能生產液晶電視面板、全部依賴進口的歷史。
由TCL集團投資50億元于2009年興建的華星光電面板生產線,截止到2012年12月14日,產品累計銷售出貨量已超過1000萬片。據了解,華星光電自2011年10月12日量產以來,創(chuàng)造了僅用10個月內完成累計出貨量由0到100萬片業(yè)內出貨時間最短記錄,之后僅用7個月時間完成從100萬片到1000萬片的突破,并于經營期首年實現整體盈利。這表明華星產品優(yōu)良的品質以及價格優(yōu)勢已極大地吸引了終端廠商的青睞,并獲得廣大客戶的認可。隨著客戶開發(fā)進度不斷推進,華星光電銷售不斷提升,2012年10月份華星產品出貨量188萬片,占世界市場份額為9.5%,躍居全球第五,其中32吋產品出貨量為全球第一,同時在中國內地市場份額為19%,成為中國內地第二大液晶面板供應商。據了解,華星光電計劃在2013年第一季度完成LTPS及OLED等設備建置。屆時,中國最大的4.5代FPD研發(fā)試驗線平臺整體布局將成型,華星光電將全面展開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fā)試驗工作。
截止2012年,京東方已實現量產的成都4.5代線、北京5代線、合肥6代線、北京8.5代線等4條生產線均滿產滿銷,并全面實現盈利,凈利潤預計達5,000萬元–10,000萬元。截至目前,京東方月出貨量已躍居全球第五。而且其在鄂爾多斯投資興建的中國大陸首條、也是全球第二條5.5代AMOLED生產線,將于2013年4季度投產;京東方合肥8.5代線將采用最新的氧化物TFT 技術,項目進展順利,將于2014年1季度投產。
目前,我國已形成環(huán)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四大平板產業(yè)集群,擁有4.5代及5代以上面板產線各8條,在建擬建面板產線共8條。2012年中國內地彩電面板的產量達到2400萬片,占全球份額的10.5%,預計2013年規(guī)模可達4400萬片,占全球份額17.6%。在2012年的中國彩電面板市場,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在內的本土面板企業(yè),已經搶占了23%的市場份額。
此外,從2012年4月1日起,我國將進口32英寸及以上的面板進口優(yōu)惠關稅取消,由原來3%的暫定稅率調整為執(zhí)行5%的最惠國進口關稅稅率。進口關稅的上調,對國產大尺寸面板企業(yè)構成實質性利好。據了解,如今國內彩電企業(yè)開始加大采購京東方和華星光電的產品。
行業(yè)機構奧維報告顯示,從現在的趨勢上來看,國內整機企業(yè)更傾向于采購終端沒有產品的面板供應商的產品,整機廠商不愿意讓終端有整機的品牌具有控制權。這樣未來三星、LGD面臨的壓力就要比友達、京東方大得多。(李洋)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昨日,發(fā)改委宣布,韓國三星、LG,我國臺灣地區(qū)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六家國際大型液晶面板企業(yè)因涉嫌價格壟斷,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被處罰3.53億人民幣。這是我國首次向境外企業(yè)>>>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0123/257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