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至今仍有大批企業鐘情于生產“質次價廉”的產品?因為在這部分企業的觀念里,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后的國家,消費者購買力有限,他們更在乎的是價格而不是品質與技術。消費者調查發現,這個觀念已經徹底落伍。影響消費者做出選擇的第一因素,已經從價格變成了品牌和品質,尤其在經濟較為發達的一、二級城市市場。這一點從2011下半年以來本土品牌轎車普遍負增長,以奔馳、寶馬、奧迪為代表的豪華品牌逆勢大幅增長可知。目前,中高端消費者群體越來越大,這部分消費者代表了中國的未來,他們更在乎品牌與品質,企業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并順應消費者變化。
缺乏創新和嚴格的質量管理,中國企業不可能贏得全球市場的尊重。中國要想成長出三星這樣的企業,就必須從上到下全方位、立體化變革經營觀念及企業管理體系。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創新正在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共識。但是,創新對于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依然那么遙遠,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制度建設及整個社會觀念上并無實質性進步。
實際上,中國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不足,可以追溯至教育觀念與體制的落后。長期以來,中國教育的出發點是培養“聽話的人”,而不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的人,聽話的人只能用來守成,不能用來創新。一個聽話的人,不可能對國家做出卓越貢獻;一個聽話的民族,不可能對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為什么泱泱大國至今沒有一個人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能證明中國教育的失敗?
這幾年,以海爾為代表的中國家電企業,一直孜孜不倦地耕耘國際市場,卻始終難以獲得重大突破,很大程度上緣于無法突破技術與品牌的瓶頸。因此,如不能全面檢討企業經營戰略及觀念,不能建立基于國際規范的行為準則,中國企業成長為受人尊重的企業,依然遙遙無期。
(注:本文收錄于最新出版的《中國經濟迫切十問》一書)
推薦閱讀
格力集團總裁周少強 一個人,一桌席,十二瓶洋酒,讓格力集團總裁周少強徹底醉倒。 去年落選格力電器董事之后8個多月,周少強再次成為新聞焦點人物。不過,這次他卻因為深陷“酒宴門”而被“停職”,其在格力集團的職>>>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為什么中國生長不出三星?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0206/25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