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十年,不是同行的成了同行,不是對手的成了對手”。春節剛過,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在蘇寧春季部署會上如是說。一向善于洞察時代節奏提前布局的蘇寧將于本月21日公布2013年全新VI及組織架構調整方案。敵無常敵,法不常法,年青的易購決定把警惕的目光從觀賞品種的西紅柿轉向了什么馬都是云的天空。
張近東提及故事中兩個主角中一家是地產企業,一家是互聯網企業,但雙方的賭約卻是中國零售行業的未來――2012年底,萬達董事長王健林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拋出1個億的賭局。但在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看來,旁觀者終究只是旁觀者,零售行業的新春天還得依靠零售企業自己來開創。
依照馬云賭局上的預測,到2020年,電商在中國大零售市場份額將占據50%。這意味著,10年后,國內現有零售行業體系都將呈現翻天覆地的變革,而目前線下零售商的利潤都將被電商所瓜分,持續的利潤紅利被亮出了紅牌。
實際上,在過去的2012年,中國零售行業已經初步呈現出了電商與實體店冰火兩重天的新格局。
電商“發酵”:速度與規模大膨脹
據蘇寧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度蘇寧易購營業收入183.36億元,同比增長210%,高于京東183%的增速。其中實體商品銷售占據了152個億。
蘇寧在2012年的電商策略可圈可點。數次電商促銷大戰輔之以節假日賺足了消費者眼球,蘇寧易購吸引了大批新用戶資源,同時電商運作經驗也得到了歷練。
雖未能達到預期中全年保底200億的目標,但僅一年的時間就將全年營收同比翻了2倍,這在零售史上也是一個可以稱道的奇跡。而蘇寧初做電商時業界所臆斷的“無互聯網基因”等論調在3年后的今天已然成為歷史的云煙。
但是相比于蘇寧的奇跡速度,阿里巴巴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卻依然是獨樹一幟,無論規模速度還是模式制造,后進者都無法項背。馬云始終被認為是中國電商之教父。
十年前,阿里巴巴以4.5億元起家創建淘寶,2012年淘寶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萬個億。僅去年“雙十一”一天,淘寶就實現191個億的交易額,令國內電商同行望洋興嘆。
十年彈指一揮間,在國內電子商務行業,時下淘寶年交易規模顯然已經成了一個神話。馬云借淘寶所帶來的零售沖擊,使得國內幾乎所有的零售行業都感受到了疼痛。這其中也不乏從未有過電商經驗的蘇寧、國美等傳統電器連鎖零售巨頭。
用馬云的話說,“幾乎所有的零售行業都恨死我了,認為阿里是個闖禍的”。但馬云認為,電子商務的崛起是中國新經濟崛起的征兆,“狼來了”不再是小孩的謊言。
即便真如馬云所講曾經恨過,傳統連鎖企業對電商仍然各出花招地追求了起來。
實體店冰點:銷售下滑,增長乏力
2012年,電商線上市場紅火的另一面是線下實體門店銷售額遭遇重挫。
蘇寧雖有易購的強勢增長速度,但蘇寧過往的整體營收高增長率不再。而國美方面則更受累于電商的持續虧損,加之實體門店銷售下滑,國美前三季度凈虧損6.87億元。前三季國美電商實現銷售額31億元,但仍虧損1.86億元。
整體上看,連鎖零售企業在線下的實體門店銷售情況多不理想。但在電商策略上,國美更未能跟上零售同行轉型的步伐,步入了越做越虧的泥淖。
去年底,國美電商“緋聞”纏身。繼國美在線整合國美商城與庫巴后被曝先后裁員數百人。節前有媒體也報道稱,節后國美在線裁員調整甚至將進一步擴大至最高管理層。
實體不振,電商難行。國美所遭受挫折僅僅是電商對傳統零售行業沖擊的一個縮影。不論馬王二人億元賭局結果如何,正如蘇寧董事長張近東所言,真正能夠解迷和改變傳統零售行業格局的,終究還是當局者。
于是,2012的電商主題就成了:與其被別人革命,不如自己先革命。畢竟不破不立,國美蘇寧都在牌桌上努力擲下了厚重的賭碼,“賭的不是此輪的輸贏,而是賭到輪為莊家。”
云商模式:走有蘇寧特色的零售主義道路
2002年,蘇寧連鎖化戰略快步推進,在隨后的十年內,蘇寧借助規模化連鎖擴張迅速登上了中國家電連鎖的王者之位。
然而就在蘇寧國美等連鎖巨頭擴張之時,以淘寶、京東為主體的電商企業同樣蔓延生長,如今坐擁600億規模的京東商城也是今非昔比。
從2009年上線,3年來蘇寧在實體與電商、線上與線下的整頓融合上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探索期。然如今坐擁近200個億規模的易購已經不再是一匹單純的電商黑馬,而成為了蘇寧謀求新零售變革的重鎮之一。
十年后的今天,蘇寧易購的成長、淘寶龐大的交易金額、連鎖門店的銷售低迷都預示著新變革時代即將來臨。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在2012年末電商促銷沖擊之下,產品銷售情況較往年已經出現拐點,賣場在與電商的競爭中更加注重利潤高、體驗好的產品,借助差異化吸引顧客。
按照蘇寧董事長張近東的規劃,蘇寧未來將要打造中國零售的云商模式,即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
在他看來,電子商務的主力軍應該是店商,而不應該是電商,無論是店商還是電商,零售盈利的精髓都取決于本地化的經營和服務。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實體經濟不是虛擬經濟,虛擬經濟主導實體經濟必然導致泡沫經濟。
同時,店商在面對后工業時代的利潤流失,綜合購物中心轉型摸索緩慢的現實,也必須要建立以虛補實的新營銷邏輯,多渠道融合是提升實體店免疫能力的一劑疫苗。
蘇寧的邏輯中認為,電商的核心仍是零售。
電商齊放 各領風騷
在中國電商的營利模式幾乎遵循國際的范本,從沃爾瑪傳統實體零售差價模式, DELL直銷服務延保獲得價外利潤,宅急送FEDEX的物流配送,PayPal平臺財務經營融資服務,到亞馬遜的開放平臺等無一不展現著國外成功企業的影子。而能夠將這些基因成功融合在一起,則是成為中國電商大學棘手的畢業論文。
從淘寶的交易式平臺到京東商城的電商平臺,兩者的模式之爭在國內電商行業持續了多年。盡管京東時下擁有600個億的銷售規模,但由于連年虧損,業界對于其未來的盈利前景預測并不樂觀。業內人士認為,京東模式與早期亞馬遜并無二樣,但京東能否成為第二個亞馬遜,關鍵一點還在于是否能夠完成建立成熟的配送物流體系,當年亞馬遜正是憑借低廉的物流綜合成本優勢而脫穎而出。
而淘寶方面則自去年分離淘寶商城并改名天貓,全面模仿國際電商的第三方開放平臺的模式,淘寶的改革彰顯出其看好中國零售巨大的創新空間,而支付寶則是其箱底的最重金條。
推薦閱讀
春節期間,憑借集時尚、快速制熱、高端的帝樽系列產品,海爾空調整體銷量翻一番,遙遙領先行業 春節前后向來是家電產品更新換代的高峰,而受年底寒潮和霧霾天氣,以及蛇年結婚潮的影響,具備快速制熱、健康以及設計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云商模式 蘇寧特色的零售主義邏輯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0219/25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