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與復辟”,松下重建要鬧哪樣?
一個生肖輪回,距離中村邦夫主政松下正好過去了12個年頭。巧合的是,松下現任社長津賀一宏2012年接任松下新門主,與當年的中村邦夫一樣,均是在松下危難之際,轉型之時。
不同的是,中村邦夫廢止了松下幸之助的事業部體制,而津賀一宏是重新拾起了太祖爺的經營體制。以津賀一宏為首的新管理層重建事業部體制,顯然是寄希望于這一曾經的王牌體制能在危機之下再次拯救松下。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雖然目前無法獲悉松下將以何種方式重建“太祖”松下幸之助的事業部體制,但在松下等離子戰略失敗之后,松下現有的主營電視、數碼相機等業務很有可能會在新一輪的企業大調整中受到沖擊。
從現有的信息看,松下在收購三洋電機之后,2011年將三洋洗衣機、冰箱等業務轉售海爾,2013年三洋電機將臺灣三洋出售給了能率集團,促成了臺灣最大的一筆家電收購案。去年年底還傳出松下還將在今年3月底之前將三洋電機的數碼相機業務出售給投資基金Advantage Partners。
自8000億日元收購三洋電機后,松下這個包袱一直是備受詬病。近兩年,松下以業務重復為由逐步剝離三洋電機原有業務,這也顯現出了松下在冰洗、數碼等領域的力不從心。畢竟松下自有品牌的家電和數碼業務尚且深陷泥潭,對于三洋品牌更加難以顧及,唯有割肉棄子。
實際上,如今的松下雖然還是經營領域制度,但其內部的業務部門卻并不少。目前松下包括事業和產品在內共擁有約90個業務部門(Business Unit),名義上雖然還在所設立的業務集團內,但實際上一大半的生產和營業部門都已經是獨立的部門,生產和營業部門的意見很難反饋到產品開發部門去。
一位松下內部高管日前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批評道,以等離子電視業務為例,消費者實際需要的是個性、搶手的產品設計,但研發部門的思維還是堅持在高精細等技術面上,營業部門的意見很難傳達進開發部門里。
該內部人士稱,在4月1日的事業部體制改革后,松下預計會將現有的7大業務集團更名為約50個獨立事業部,生產和銷售部門也納入事業部內,藉此形成從開發到銷售的一體化模式。一體化的模式可隨時根據市場信息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
中怡康市場研究機構品牌總監左延鵲認為,事業部制是應對當下松下各產品線集體疲軟的應對之舉,其目的是做賽馬機制,培養公司的優質產品線。回歸事業部制的思路將是按產品類別組團,通過內生式發展和國內并購,形成多個相對獨立的事業部,做精做強各類產品,打造全球化企業。中怡康市場研究機構品牌總監左延鵲認為,事業部制是應對當下松下各產品線集體疲軟的應對之舉,其目的是做賽馬機制,培養公司的優質產品線。
他指出,回歸事業部制的思路將是按產品類別組團,通過內生式發展和國內并購,形成多個相對獨立的事業部,做精做強各類產品,打造全球化企業。
然而,“復辟”后的“太祖制度”可否帶領松下走出V字的低谷,我們不得而知。但從12年前松下現任會長中村邦夫廢止“太祖制”來看,松下將這一制度重建后會不會致使松下重回部門繁多、機構冗雜的時代,倒是值得關注。
分析人士稱,松下連續2年巨虧,此時將已廢止了12年的事業部體制復活,小而美的模式是為了提高單體的利潤率,做強單體產品,避免持續的流血拼價格,挽回松下的質量美譽,同時確保和加強收入管理,避免再出現類似于等離子事業這樣的大業務集團投資虧損案例。
從2007年大規模上馬等離子到2015年可能出現的等離子退市場景,松下在這5年間的巨大投資失誤將需要未來多年的時間來彌補缺口。
但另一方面,持異見者也指出,松下重回事業部時代,雖然規劃中只有50個事業部,但像2000年前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不同事業部門間重復浪費資源、內部同質競爭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
對此,去年松下專門設立了一個名為“公司戰略本部”的新機構,其職能就是專門監督未來內部的事業重復和資源浪費現象。有分析師稱松下此舉是“反省過去的弱點,將祖制與新時代相融合”。
借鑒歷史經驗,松下這一監督舉措究竟能否奏效,擺脫事業部體制過往的弊病,唯有時間能夠證明。HEA認為,相比于事業結構的調整,松下未來之主體事業走向似乎更值得研究與思考。
不論如何,2013年,松下,終究還是打算回到松下幸之助所創立的“祖制”上來。
推薦閱讀
近日,長虹旗下的平板電視、冰空洗等多項節能產品再度入圍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聯合公布的最新一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推廣目錄。憑借旗下黑白兼顧的產業集群,長虹在節能家電領域整體躋身一線陣營。自去年6月節能惠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從革命到復辟:松下重建事業部體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0221/26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