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康斯坦丁)電視在其從誕生到現在漫長的歷程中,對于人們的生活有著無比重要的影響。它幾乎將收音機打入冷宮,自身又經歷了從黑白到彩色,再到大屏幕,乃至現在的3D、智能、云等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龐然大物”。然而,這已經不是電視已經可以肆意耀武揚威、張牙舞爪的時代。而且我們發現,國內和國外電視廠商主攻的發展方向并不一樣。國外廠商索尼、LG、三星等在發力更高清、更大屏的4K電視,同時以Apple TV為代表的電視盒發展迅速,而國產智能電視則迷失在無數的噱頭和新概念里,一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告訴發展,智能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設備現在成為所有人趨之若鶩的新鮮玩具。新的智能手機、平板推出后,人們就迫不及待的更換手中的移動設備,力求跟上時代的潮流。在工作時間、閑暇時光、臨睡前,人們手中把玩的也都是智能手機或者平板。
而也正是由于它們的存在,進一步擠壓了原本就因為電腦的普及,而變得舉步維艱的電視行業的生存空間。而為了自救,國產智能電視瘋狂的玩起了新概念和噱頭,孰不知這樣卻只能讓整個行業陷入“軍備競賽”中,在一片喧囂中愈陷愈深,不可自拔,裹足不前。而接下來,就以國產電視目前面對的難題做出剖析,來看一下現在電視行業所面對的各種窘境及如何對自身進行反省和改進。
0新意:智能電視終究是個噱頭
其實,如果現在沒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那么如今的智能電視必定混的風生水起。但可惜的是,正是因為智能手機和平板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歡迎,電視才真正走上了智能這條路。而且只是跟隨在智能手機以及平板快速發展步伐的后面,亦步亦趨,沒有突破式的進展。也因此,目前智能電視只能屈尊于其后,生存空間也變得越來越小。
從這些年國產電視的歷程來看,是少有的能讓國人揚眉吐氣的行業。國產電視行行業經歷了波瀾起伏的發展與塑造輝煌的過程。剛開始只是學習國外品牌,后來國產定時紛紛占據過年絕大多數市場份額。而在前兩年,國外電視廠商依然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大屏及高清顯示技術,而國內廠商已經迫不及待得推出了智能電視,領先了全球。不管是TCL、康佳、創維、還是長虹、海爾等國內電視廠商都集中在智能電視上發力。
然而,這些紛紛倉促上馬的智能電視在一開始就被消費者冠上了“噱頭”的名號。的確,剛開始出現智能電視粗制濫造,系統混亂不堪,應用少的可憐……僅僅頂著“智能”的名號卻要比普通電視貴出很多,消費者當然不會買賬。而隨著廠商研發投入的增多,智能電視的價格已經慢慢降了下來,和普通電視相差無幾。但它的使用體驗真的提升了嗎?
目前市場上高端的智能電視在硬件上采用了雙核CPU,再加上深度定制的Android 4.0系統——但也就是目前中端智能手機的水準。就目前來看,智能電視的使用效果并不理想,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智能電視之后,因為智能功能操作不便,所以依然只是把它當做傳統的電視來使用——這與當年熱炒的3D電視何等相像,沒有片源,3D電視也同樣是渣,同樣只能看普通電視。
相對于智能手機、平板優秀的操控感覺來說,目前智能電視的操控還很不盡如人意。傳統的遙控器操控相當繁瑣,而新的操控方式如手勢、語音等,最多只能算是輔助操控。雖然有的智能電視已經可以連接無線鼠標、鍵盤,但擺放也多有不便。更重要的是,智能電視要想實現多終端互聯互通,還得依靠者智能手機以及平板。
此外,更重要的是目前連Android系統平板上的應用體驗都不怎么友好,遑論動輒50英寸左右的智能電視?智能電視應用不豐富、所謂的應用商店提供的應用程序較少、僅有的少數應用體驗比起智能手機上也是天差地別。多數智能電視只是簡單地將智能手機、平板上的Android系統移植過來而已,但適合智能手機和平板Android系統不一定是適合智能電視。

創維酷開網所謂的全新打造的網絡瀏覽器
以創維的智能云電視為例,我們就可以很直觀的看到現在智能電視的弊端。創維的智能云電視的系統號稱是由創維酷開網全新推出的,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網絡瀏覽器。內容包含的很繁雜,什么名站、視頻、新聞、財經、娛樂、體育、汽車、女性、科技、時尚、讀書、軍事等都包括進去。但使用起來卻非常繁瑣,與PC、智能手機、平板完全是兩種感覺。而且在應用商城中擁有熱門游戲和應用,但數量很少。
雖然號稱是適用于電視使用的程序,但在操控時,卻給人以晦澀難把持的感覺。例如,在玩“憤怒的小鳥”和“水果忍者”的時候,還得外接無線鼠標,由于電視劇屏幕過大,操控并不是非常流暢,而且相比智能手機及平板上的體驗相差較大。此外創維智能電視本身下載空間有限,用戶還得外接存儲設備,實用性不大。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智能電視上的Android系統甚至沒有專門針對智能電視進行優化。你可以想象用智能電視玩“水果忍者”、“憤怒的小鳥”的感覺嗎?肯定比不上智能手機和平板。而且用智能電視進行聊QQ、發微博等私密社交軟件時,自己的隱私安全也得不到一定的保障。這樣自然讓人提不起興趣長時間坐在智能電視前體驗,這些諸多現實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智能電視的快速發展。
也正是由于這些諸多的原因,雖然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智能電視,但目前消費者使用智能電視主要還是用于觀看視頻。消費者是別無選擇,因為智能電視的市場已經形成,但要真正促進智能電視的跨越式發展,真正將智能電視的“智能概念”深入人心,絕對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前路盡坎坷:“電視商城”欲往何處?
2012年,可謂智能電視出盡風頭的一年。在2012年到現在,我們見到蘇寧、國美里國產智能電視瘋狂作秀、促銷的場面,也見到B2C商城里智能電視瘋狂打折促銷的場面。也正是在這種極端的環境下,在2012年智能電視占據了國內電視市場超過40%的銷售額。怎么樣,數字很讓廠商很興奮吧?
推薦閱讀
繼公布新架構及新標識之后,近日,蘇寧再出新舉措,其虛實“大3C”事業群(電腦、手機、數碼產品、數字應用、云產品)率先發力,在全國門店及蘇寧易購正式推出3C雙線攻略,力圖在搶奪一二線城市市場的基礎上,快速滲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智能電視有概念無核心,集體裹足不前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0227/260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