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訊 又是一年315,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匯總報告顯示,2012年受理消費者投訴事件仍然高達543,338件。就連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手機領域也不能幸免,智能手機產業已經成為許多不良商家眼中的“利潤之源”,他們銷售水貨手機,以假亂真,損害了許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近日,有內部人士爆料,一般二手手機經過翻新后一定會再次流入市場,而這些手機近六成都會通過網絡渠道進行二次銷售。原因有兩點,一是價位相對較低,水貨商進貨時會選擇更便宜的翻新機。二是買家與店主之間的“交易”更多的是靠圖文、電話的形式來敲定,買家根本看不到實機,而到貨后往往又被貨到先付款后驗貨的“潛規則”所限制,這樣,即使就算消費者發現機器有問題,也很難維權。
水貨手機雖然和行貨手機屬于相同品牌,但貨品的來源卻不同。也正因如此,水貨市場才又劃分出港行、歐行、港水、歐水等不同類型。而更多的水貨商為了利益的最大化,拿歐水的機器刷成港行的系統充當港版手機來賣。水貨手機市場紛繁復雜,不僅僅充斥著各色翻新機,也頻頻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iPhone等一批進口高端手機的走俏,水貨水機更加在市場是泛濫成災。據了解,這些高端手機,近80%的屏幕、后殼都在翻新時替換成了國產零件,而諸如外包裝、充電器等配件也有超過90%的都是高仿。(李洋)
推薦閱讀
隨著315消費者權益日的臨近,有關消費維權的話題在微博上逐步升溫。據透露,有關智能手機中毒、話費莫名被扣等方面的投訴率高居不下。在如今智能手機大行其道的當下,手機病毒的日益肆虐和層出不窮,給廣大消費者的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手機水貨泛濫 消費者維權難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0314/26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