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當下銷售和產品結構調整,廠商從容應對政策大限
電視補貼100~400元,空調補貼180~400元,冰箱補貼70~400元,熱水器補貼100~600元……到本月底,實行一年的節能補貼政策將到期。那么廠商和消費者如何應對呢,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2012年6月1日,國家財政部啟動了家電節能補貼政策,推廣期暫定為1年。這是繼“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后的又一惠民之舉。按政策規定,消費者購買相應型號的高效節能家電,可享受國家能效補貼。其中,每臺電視補貼100~400元,空調補貼180~400元,冰箱補貼70~400元,熱水器補貼100~600元。
對于節能補貼政策到期后是否延續,目前管理層尚無明確消息。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此前兩大補貼政策到期時相比,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明確表示已做好了政策到期前后的應對舉措:一方面在本月重拳出擊市場,加大終端促銷,以搭上政策的末班車;另一方面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實現政策取消后與市場的無縫對接。
節能產品已成主流
自政策實施以來,節能產品已經成為多數家電賣場的主打產品。空調、電視、冰箱等不少家電產品上都在明顯位置貼著節能補貼標識。據業內人士反映,空調、洗衣機、冰箱、電視等節能產品多已占據本行業內半壁以上的江山,部分品牌企業節能產品占比更高。成都某大型家電賣場空調主管陳捷就告訴記者,目前,享受節能補貼的 1,2級能效空調占總銷售6成以上。四川格力銷售公司有關人士則表示,其主銷的1,2級能效空調已占總銷售的90%以上;成都美的銷售公司提供的銷售數據也表明,1,2級節能空調賣相不俗,占了總銷售的40%以上。在另一家大型家電連鎖賣場,“五一”黃金周期間節能產品同樣掀起了一陣搶購高峰。
中怡康研究數據顯示,2012年節能惠民工程政策帶動3270萬臺高效節能家電的推廣,拉動消費需求1154億元。
廠商做“兩手”準備
6月1日,節能政策取消后,意味著消費者購買家電節能產品要多掏70元到600元不等的價格,這會直接影響銷量嗎?對此,家電賣場、格力、美的等廠商一致回復:補貼到期后,肯定對賣場生意有影響,這種壓力將會轉化到工廠和商場上。不過,大限將至,廠商卻顯得從容不迫。因為,他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是抓當下的銷售;二是抓產品結構的調整。
抓當下銷售,就是抓本月銷售。目前各大賣場都開始摩拳擦掌,而各路品牌也全力以赴,格力、美的的空調促銷活動也將在近期全面啟動。各路品牌的生產線也沒閑下來。格力表示,目前他們主銷的就是1,2級能效空調,補貼取消后,會通過廠家補貼來降低價格; 美的則稱通過加大1,2級能效空調的規模生產,拉低產品成本,讓利消費者;志高計劃5月后先轉向生產3級能效的變頻空調和定頻空調,以降低風險。從本周開始至本月31號截止,長虹電視與各大電器商場聯合推出節能惠民雙倍補貼活動,國家補貼多少,長虹就補貼多少。記者觀察
節能補貼還需不需要延續?
節能補貼會否如期取消?坊間的傳聞是彩電肯定會取消,空調和冰箱待定。盡管管理層沒表態,但反對補貼繼續之聲已漸厚。
長期關注家電行業的研究人士劉荷清曾指出,補貼政策固然促進了家電的銷售,但在很大程度上對家電市場也造成了不小的透支。因為屬于耐用消費品的家電消費周期通常是在5至8年,提前買了就意味著未來很長時間不會再買,家電補貼政策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家電行業固有的消費周期。而這造成的副作用就是,一些廠家在市場向好時會盲目擴充產能,一旦消費收縮后就造成了供求失控。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也直言不諱表示:“家電補貼政策不宜長期實施”。他認為,最終還是應該通過市場的力量促進行業發展,倒逼企業的轉型升級,否則企業容易患上“補貼依賴癥”;志高空調董事長鄭祖義日前表示,2009 年那一輪節能補貼曾推動了空調行業向節能型產品的轉型,而目前節能空調已在市場上占據了絕對主流,“再補貼就相當于全補貼,意義已經不大”。
【想看更多互聯網新聞和深度報道請關注樂購網官方微信。(微信號:樂購網)】
推薦閱讀
昨日,蘇寧易購網游平臺正式亮相,首批上線20多款經典網游,不僅創下行業數量之多,其針對試玩網游,蘇寧易購將特別推出了“10元全場通用券”、“充值返50%的通用券”和“充值獎紅包”三大勁爆活動。 據介紹,在5月9>>>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電節能補貼到期 家電面臨漲價?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30510/268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