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雖然在走低價路線之后贏得了銷量,但這家公司依舊想保持獨特的品牌調性。
就在幾天前,魅族向全國媒體發送“GO PRO”運動攝像機作為產品發布會的邀請函。隨后在9月11日,魅族正式對外發布高端子品牌PRO。至此,魅族已經形成三大品牌架構,分別是1000元檔位的魅藍,2000元檔位的MX,以及3000元檔位的PRO。
“魅族PRO不計成本,不求銷量。”魅族副總裁李楠對界面新聞記者說,因為此前受成本的限制,魅族并沒有一款極致的產品,所以PRO是一個不受限制的品牌。
這個品牌策略像極了早期黃章時代的魅族。白永祥對界面新聞記者說,魅族董事長黃章本人有著非常強烈的意愿推出這個品牌。
在這款產品中,黃章的參與度會更高一些。這款產品的目標是亮出魅族的最高造機技術、理念和哲學。
魅族本是一家極富黃章色彩的公司。MP3業務起家的魅族2007年進入智能手機市場,其發布的M8可以說是國內第一款觸屏類的智能手機。
在魅族論壇,黃章一直以“J.Wong”的ID跟粉絲進行互動,在當時黃章對產品的追求和執拗的個性一度在手機圈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積累了許多忠實的粉絲。魅族在發布M9的時候,黃章還把自己雕刻的印章“魅”字作為手機的LOGO。
早期黃章的主張是產品研發為導向,而非迎合市場,所以在國內智能手機興起的時候,魅族一直步伐緩慢。魅族總裁白永祥也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魅族追求的不是市場擴張和利潤,而是一種自我成就感的實現。
這樣的策略也讓魅族缺少了資本和營銷層面的幫助,隨著魅族內部人員的流失和魅族銷量等問題,黃章開始逐漸妥協。
2014年開始,魅族開始模仿小米推出中低端機型魅藍,擴大產品線加速產品迭代。2015年初,魅族引入海通和阿里巴巴投資、拿出20%的個人股份啟動ESOP(公司員工持股計劃)。
擴張的方式立桿見影。在去年的6-7月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魅族就已經相繼發布了魅藍Note 2、魅族MX5、魅藍2。根據李楠的介紹,魅族今年僅在8月份就完成了289萬的銷量,全年預估的銷量在2000萬上下。
雖然贏得了銷量,但也讓其曾經另類的品牌個性變得平庸起來。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黃章已經幾乎和魅族掛上等號。但在擴張之后,黃章的個人色彩也在逐漸淡出魅族,隨之流失的還有早期積累的小眾忠實粉絲。魅族自己也承認,改變雖然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但似乎不那么“魅族”了。
魅族PRO可以說是對魅族如今缺失品牌調性的一個補充。李楠說,魅族希望把PRO品牌的個性打出來,“內部還設想把這款手機命名為‘J.Wong Phone’。”
從去年開始,國產手機都希望在高端手機獲取更多的利潤。華為、中興、OPPO、VIVO、奇酷等廠商均在市場中推出過3000元以上的手機,這個價位此前是國產手機的死亡區域。
但即便在現在,能在高端上獲得成功的廠商寥寥無幾。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在商務群體中獲得了高端定位的認可,VIVO和OPPO也在二三線城市中賣出了3000元價位,而這些廠商都經歷了超過5年以上的投入和積累。
白永祥說,如果這個品牌做得成功,對于品牌和財務上均有好處,但這并不是最重要的結果。即使第一款產品不成功,魅族也不會放棄。白永祥表示PRO產品會一年更新一次。
推薦閱讀
9月9日,手機市場中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iPhone6s正式發布,二是“堅強機”因“長白山女記者探險失聯”而快速走紅。在手機市場中,iPhone6s發布作為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20150914/297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