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INNOResearch調研機構給出的數據顯示,在2020年LCD屏下指紋將會實現量產,分析師預測搭載該功能的智能手機年出貨量可能會超過600萬臺,并且于之后的三四年間快速成長,市場接受量將會在2024年達到1.9億臺,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LCD屏下指紋屏幕將會成為市場主流之一,被智能手機廠商們追捧。
而盧偉冰此前也在微博中透露,紅米已經解決了LCD屏下指紋技術的關鍵難題,馬上將進入產品量產階段。而紅米K30 Pro很可能成為首發LCD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智能手機,接下來華為也可能會推出搭載該項技術的新機型。反觀蘋果,還在掙扎之中,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上還未推出一款成熟的產品,那么,國產智能手機廠商是否能憑借LCD屏下指紋識別上的優勢取得市場上的勝利?
LCD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難點在哪里?
屏下指紋技術要解決的是如何不挖開屏幕就能獲得用戶的指紋信息,這就需要在屏幕設置一個指紋收集裝置,或者說是指紋感應器。這個感應器要求反應速度要十分快速,才能在短時間將收集到的用戶指紋進行及時處理,把信息傳輸到指紋處理器,通過一系列的算法進行指紋驗證之后,并反饋到安全設置系統,以此來判斷是否執行開機、支付等操作。最難處理也是技術要求最高的,就是屏幕到感應器這個流程環節。
LCD屏幕此前與OLED屏幕之間的性能差別比較大,因此大多只是使用在千元機型上。可隨著LCD挖空屏幕開始受到市場的歡迎,LCD屏又開始火爆起來。于是關于LCD屏下指紋便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而LCD屏幕在設計上有背光層,很難在屏幕上獲取用戶的指紋,即便是采用穿透力更強的紅外光線也無法順利實現。
于是紅米選擇加入一種名為“紅外高透膜材”的材料,用于增強紅外光的通過性。正是借助于此,才使得一直困擾行業的屏幕背光問題得到了解決。在千元機市場,用戶也有望使用到屏下指紋識別功能的手機。
其實,去年就有廠商實現了LCD屏下指紋功能,比如京東方,可是為什么這么長時間搭載該技術的LCD屏幕為何沒有能實現爆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千元機市場利潤太低,廠商搭載屏下指紋技術要耗費更高的產品成本。
LCD屏下指紋帶來的市場機遇
如今的國產智能手機市場中,在中高價位還是以蘋果、三星、華為為主,其他諸如小米、OV、一加等廠商的產品因為品牌價值的原因,很難打開市場。小米今年推出的小米10表現如何還有待考究,更何況華為Mate系列和P系列雖然定位高端,可是在產品利潤值比例上還遠比不上蘋果三星。
因而,就拿華為、小米、OV們來看,主打的還是中低端機型市場,華為手下的是榮耀品牌,小米手下的是紅米品牌。從國內市場的表現來看,紅米和榮耀不相上下,但從全球市場來看,紅米的覆蓋率要更高一些,用戶的認可度和使用率也更高。所以,如果小米再在紅米手機上搭載屏下指紋功能,那么華為榮耀就會很被動。
所以,正是因為紅米在LCD屏下指紋上的突破和進展,使得LCD屏幕搭載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后再次被中低端市場產品的強烈需求,無論是市場發展水平還是運營水平都能撐得起這樣的一款產品。LCD屏幕的成本更低,中低端千元機搭載該項技術之后,將會對高端機型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們可能會迎來一波爆發的小高潮。
國產智能手機廠商會贏在哪里?
近兩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都在遭遇下滑,無論是蘋果,還是一眾的安卓廠商,一方面是由于市場趨于飽和,人們對于產品的需求沒有此前那么強烈,一部手機的使用壽命可以達到三年的時間,之后可供選擇的新手機品牌也很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太嚴重了,各大廠商之間的產品差異化太小了。
因而更多的用戶會選擇一款旗艦機型搭配一款中低端機型來使用,而且中低端機型的手機更換頻率會更高一些。如今隨著旗艦機型的技術正在下沉到中低端機型市場產品上,人們對于它們的可信任度也越來越高,不像之前千元機就是卡頓、丑爆的代名詞了。恰好國內智能手機廠商們在中低端機型市場的布局要更加廣泛,市場深度也夠高。這樣一來,他們對于中低端機型市場的掌控力也要更強一些。
那么在屏下指紋識別之后,會不會就像是高端攝像頭、揚聲器等其他只有高端旗艦機型才能搭載的功能和硬件,也會下沉到千元機市場呢?
筆者認為LCD屏下指紋技術的實現以及搭載該技術的產品不斷深化發展,實現量產,是行業發展的趨勢,也是市場和用戶選擇的結果。但毫無疑問,國產智能手機廠商會憑借市場的重新選擇,迎來快速發展的好機會。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3月17日下午消息,微軟商店在其官方Twitter上宣布,出于顧客和員工的安全考慮,將立即關閉全球所有微軟商店。 在此之前,蘋果公司曾于北京時間3月14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LCD屏下指紋將迎來爆發,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又贏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hibo/309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