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哪個市場,有今天的第三方支付市場這樣的繁榮和潛力。2008年,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是2700多億元,2010年達1萬億元,2011年超過2.1萬億元。2011年5月18日央行頒發首批業務許可證以來,已有101家企業獲頒央行牌照,超過400家企業正在敲門。
電子商務發展的不可替代性注定第三方支付市場的長久景氣度。這個誰都看得到的趨勢讓行業競爭變得空前激烈。市場里,兼并重組的洗牌游戲要么在進行要么在醞釀;市場外,更多牌手正紛至沓來。繁榮市況背后是空前的白刃戰。中小支付企業固然正在出局,許多大玩家也在負利經營中等待著分羹的那一天。草莽氣息無處不在。
野蠻生長出英雄,但英雄也可能突然末路。電商市場不斷制造英雄的同時,也不斷消滅英雄,第三方支付市場同樣如此。讓繁榮持久一些,除了勇氣,還要建設。培育這個市場,需要更多的行業規范和行為準則。
更何況,第三方支付市場,本身帶有不少風險基因。比如,隨著越來越多的在途資金積聚,第三方支付平臺本身信用風險指數加大。相較于傳統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風險管控水平仍然較低,一旦失控,第三方支付可能遭受滅頂之災;又如,第三方支付承擔著虛擬貨幣的發行和使用,由于虛擬貨幣尚未納入監管范圍,而且已經開始與現實貨幣發生交易,如何控制由此可能帶來的風險,仍然缺乏設計。第三方支付平臺還會帶來洗錢風險。這些風險,正隨著日益劇烈的惡性競爭而變得越發現實。社會不同利益群體對于電子商務時代市場規范的不同認知,又進一步加劇了風險水平的抬升,并且已經引發了一些社會事件。
第三方支付市場面臨的挑戰,表面上是通過法律建設、行業規范立好規矩的問題,更深層次則是如何培育電子商務文明的問題。電子商務的使用者,已經習慣了第三方支付帶來的消費便利和經營便利,但是卻還沒有習慣對等的義務。電子商務的建設者,也還沒有完全擺脫違反市場競爭規則、無序從事支付服務等惡性競爭的魅影。
第三方支付,折射的是一個網絡商業社會。讓這個社會可持續地健康發展,還需要培育市場與文明的雙重自覺。在第三方支付“正名”一年之際,這個命題,正變得越發重大。
推薦閱讀
工行本周起加入收費隊伍,收費銀行的增多可能使拉卡拉客戶出現一定流失 如果通過拉卡拉給信用卡還款每筆收2元,你還會用嗎? 在拉卡拉恢復工行借記卡跨行信用卡還款后,習慣使用拉卡拉pos機還款的市民,又面臨一個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須培育市場與文明的自覺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zifu/20120524/6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