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11月30日晚間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各方對樓市調控松動的猜想。
值得關注的是,近日,網上還流傳出“樓市5大抄底信號”一說,猜測樓市到底。而業內人士觀察成都樓市稱,此所謂的“5大抄底信號”中,降價潮、土地井噴等4條信號均已出現。這讓不少人發出疑問:成都樓市和房價真的觸底了?
“5大樓市抄底信號”引發熱議
幾已慣例,每當樓市經歷一個低迷時期,總會有不同版本的“抄底說”彌漫在市場上。而今,在不甚樂觀的調控局勢下,網民自發總結的“5大樓市抄底信號”引發了廣泛的熱議。
此“5大樓市抄底信號”分別是:北上廣降價風潮越演越烈,會引領其他城市;年關將近,開發商為美化報表,會降價追求銷售業績;年底土地供應驟增,開發商抄底土地市場的欲望增加;房地產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松綁市場的調控將至;房產稅即將取代限購。
雖然在權威人士看來,這五條標準尚不能作為判斷樓市是否在底部的依據,但這些標準卻可以反映出樓市的部分真實現狀——調控下成交低迷,房企資金鏈緊繃,土地市場遇冷,樓市博弈加深。而在成都樓市,“5大抄底信號”已經占上4條,這讓部分人開始懷疑調控政策是否持續以及房價是否繼續回落。
毋庸置疑,由一線城市引發的降價潮正在向二三線城市蔓延,不僅是成都,這樣的蔓延在全國范圍已經成為常態。對于第二條,年底開發商以價換量在成都也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并且由最初的變相優惠,演變到后來的直接降價。而據媒體報道,最近一段時間開發商更是打出“降價補差價”、“無條件退房”、“將‘3年130%增值回購’寫進合同”等一系列夸張的營銷牌。尺度之大,令業界詫異。
而提及土地放量,成都市場也已態勢漸明。公開數據顯示,僅10月和11月兩月,成都共公告拍賣、掛牌出讓土地6600余畝土地。業內普遍認為,上半年成都土地市場低迷,流拍頻現,成交溢價率普遍偏低,再加上明年地方債的到期等一系列因素,今年年底到明年,土地放量將成常態。
至于調控松動,雖然目前中央和地方政府并沒有出臺任何相關政策,但這并不阻礙市場的猜測,之前上海出現的因降價而引發的砸樓盤事件,一度引發了房地產調控將放松的猜測。而在成都,銀行放松房貸、限購松動等傳聞也不時來襲,再結合最近央行的下調存準率的舉措,更多人開始“堅信”房地產松綁將至。
綜合來看,在這五條所謂的抄底信號中,除了房產稅將取代限購外,其他4條成都樓市均已基本滿足。但多數業內人士并不認為以此就可以判斷成都樓市抄底時機來臨,并且表示,即使是5條全部滿足,仍不足以判斷成都樓市已在底部。
抄底信號只是網民“一廂情愿”
“僅從2011年來看,當下確實存在抄底機會,但如果將目光放長遠一些,上述5條信號并不能判斷當下是絕對的底部。”世家機構品牌總監吳思竹表示,年底開發商資金普遍比較緊張,以價換量是正常舉動,并不能作為樓市底部信號。
吳表示,從當前來看,并沒有明確的樓市調控松綁信號。而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只是針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措施,更多的是國家為實體經濟的發展著想,客觀上能對房地產行業產生利好,但主觀上并不只是針對房地產行業 的政策。
至于房產稅,則是國家從稅源的角度出發而制定的政策,與房地產限購并沒有直接關系,長遠來看,限購取消雖是一種趨勢,但并不是因為房產稅出臺才取消限購。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陳國強也表示,短期看來,房地產調控松動的可能性不大,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只是國家基于宏觀經濟層面的考量。至于房地產稅取代限購,長期看來,房產稅出臺,限購取消是一種趨勢,但短期還不具備實施的基礎和條件。
由此看來,僅從“5大抄底信號”本身來看,后兩條短期都不可能滿足。
“即便是這些信號全部滿足,如果以此來判斷樓市處于底部,未免有些牽強。”陳國強表示,如果在調控不變,各地不出現資金救市,調控政策又嚴格落實的前提下,更大范圍的降價仍然可期。
中輿地產策劃總監朱洲認為,成都作為準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健康狀況要好于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整體的房價也低很多,城市流動人口大,房地產需求旺盛。降價、土地供應量井噴等信號即便是頻頻出現,強度和影響深度也遠遠小于一線城市,所以所謂的信號更多的是網友或消費者的一種心理需求,并不足以判斷樓市處在底部。
朱洲指出,未來一年的成都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依舊是比較嚴峻的調控形勢,以及龐大的積壓庫存量的消化難題,尤其是商業地產。
中輿地產市場研究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此時出現傳出所謂的抄底信號,一方面是反映了開發商對市場轉暖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映射出消費者的心理變化。這代表著社會各個階層對房價的關注,無論是供應方還是消費方,都對房地產行業長期的利潤空間抱有相當大的期待。(張大軍)
推薦閱讀
招商東城國際、環球廣>>>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11205/1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