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直被很多種溝壑分割著,地理的天塹、宗教與文化、國境線、海關,在這之上還有某些國家的偉大防火墻GFW。
傳統意識中,我們與發達國家存在物理的距離和時間上的延遲。但近年,IT業界發展突飛猛進,一些領域里已經悄然發生質變。ICT產業的發展,在不斷拉近中國與世界的距離,去年年末《喬布斯自傳》的中英文版發布是同步的,而之前我們接觸一本重量級書籍的中文版通常滯后1~2年。而鑒于iPhone 4S在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蘋果CEO蒂姆·庫克最近公開表示,以后將把中國市場放到產品發布的第一梯隊。果粉們當然開心,唯一不開心的是中國那么多“黃牛”。
借助蘋果的Podcast內容服務,1月25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新年國情咨文,次日中國大批公共知識分子、專家就同步與美國人進行多角度的解讀與分析。之前,美國總統的每次公開發言,都是公開放在白宮網站上,但終究不太方便。現在,由于蘋果手機、iPad的流行,借助其Podcast內容訂閱服務,中國互聯網用戶內容獲取就是全自動的。有了這個便利,中國人對獲取美國的信息,完全沒有了時差與阻隔。
上述這些例子體現技術進步不僅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距離,并且讓溝通的便利性不斷增強。現在,國人英文好的越來越多,我們不再依賴官方媒體翻譯與解讀,就可以第一時間、原汁原味地直接獲取信息,自己判斷,直接溝通,通過博客或微博與全球友人一起探討和分享。
全球化將伴隨IT技術革命進入第二階段。全球化第一階段主要是以歐美發達國家牽頭的世界資源生產與商品生產、供銷的一體化。表現為歐美發達國家把控世界金融與高端設計,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資源開采與低成本制造,之后在發達國家的運作下的全世界范圍銷售,其實主要是返銷回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
現在全球化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標志性的轉變是ICT產業支撐的IT世界的全球一體化,人與人的信息交流與溝通開始突破國界、距離及時差的限制,反過來將進一步加速第一階段全球化的全球商品市場的運作效率。未來,中國將很快崛起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以歐美為首的發達國家市場雖然依然巨大,但增量已經很少,甚至不時會遇到緊縮。
全球化第二階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全世界真正成為各地同步的統一市場。飛機與輪船雖然可以拉近距離,但卻無法消除這些差距,而隨著ICT產業的發展,光纖中,三十萬公里每秒的光波提供了無距離與時差的高品質溝通成為可能,現在又加上全新發展的應用平臺、內容平臺配合以優秀的智能終端帶來的便利性,這兩者的結合具有革命性的效果。這個革命現在才開始發生,不是因為過去的全球光纖資源不足,而是過去溝通的便利性嚴重不足。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在一些分析人士眼中,手機“核軍備競賽”來得有些早,手機電池技術尚未突破,功耗問題是一大致命弱點,在手機應用上,目前也無需四核來支撐。有專家也指出,過高的成本以及耗電量大等因素勢必會制約四核手機的普及速>>>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小米手機可以火一時 但終不能長久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