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佳訊飛鴻8月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的現金流狀況亦有下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比去年同期減少13.53%,狀況不容樂觀。這家公司的壯大之路,是非常曲折的。佳訊飛鴻在2005年時,曾經有過海外上市的打算,但到2007時由于種種原因此計劃被放棄。同年,佳訊飛鴻從有限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并開始準備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據了解,在佳訊的前十大客戶中,有九家為國內各鐵路分局或相關公司。有券商研究員曾指出,“佳訊飛鴻的產品太過單一,想要發展還需看綜合實力。”
2011年年底,IT商業新聞網盤點了相較于往年業績滑坡的企業,以期與企業和讀者共勉。
下滑背景:
今年5月初,佳訊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上市。不走運的是,當時大盤正處在下跌市,佳訊的股價隨之也一路下跌。兩個多月后,溫州動車追尾事故也給高鐵概念股之一的佳訊飛鴻的股價蒙上了一層陰影。招商證券表示,佳訊飛鴻在高鐵追尾事故后將面對經營性、投資放緩等風險。在此后的8月股市大跌中,佳訊飛鴻也同樣未能幸免。
記者在瀏覽佳訊飛鴻的招股意向書時看到,上面顯示,佳訊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的1—9月,所得稅收優惠分別占當期凈利潤的8.73%、6.87%、7.84%、9.64%;增值稅退稅收入分別占當期凈利潤的14.68%、28.21%、20.91%、14.29%。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1—9月,所有稅收優惠分別占該公司當期凈利潤的24.47%、35.08%、28.75%、 23.93%。佳訊在招股書中也承認,如果上述稅收優惠政策發生變化,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較大的影響。
有市場分析人士也表示,高科技產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但如果企業近三成凈利潤是來自于稅收優惠政策,則說明此企業主營業務盈利能力不強,這并不是長久之計。
編輯點評:目前,鐵路產業供應鏈條上的公司面臨的更大問題是,在采購鏈條的管理上,鐵道部在部分產品上有可能重新選擇。如果相關上市公司產品不具備核心競爭力,這些公司可能會被終止供應關系。這會嚴重影響公司業績,鐵道部如果停止采購,這些專供產品在其他行業根本無法使用。佳訊飛鴻也概莫能外。
相關鏈接:
佳訊飛鴻盈利能力下降 鐵路變革沖擊IT采購
推薦閱讀
近日,三網融合第二批試點地區(城市)2011年底前正式出爐的消息又給對改革抱有復雜心情的廣電行業再添憂慮。截至目前,雖然中國有線行業市場化道路已走過了第7個年頭,但在諸如“戶戶通”、增值業務、贏利模式、產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1年度業績下滑公司盤點:佳訊飛鴻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