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聯通涉嫌壟斷一事剛由央視《新聞30分》曝出,工信部下屬兩家媒體即刻追上以示反對,本來被視為央企大案的事件到此卻變成了娛樂事件。不過,經過這一來回倒使不少媒體對此事件有了重新認識,其結論都不看好“壟斷會被認定”。
11月9日,央視一組關于“電信、聯通涉嫌壟斷,遭發改委調查”的報道一經播出,立刻成為社會熱點。戲劇性的是,11月10日還以央視角度為主,鼓吹兩家運營商將被重罰的輿論之聲,從11月11日起發生巨變,先是工信部下屬的《人民郵電報》、《通信產業報》以頭版位置對央視報道提出了質疑,稱其在“混淆視聽、誤導公眾”。
此時,其它追蹤此事的媒體才恍然大悟,稱這是與消費者無關的“神仙戰”。而央視之所以報道此事,或是為了廣電系統利益的“選擇性報道”,通信業媒體之所以反駁也為了本行業利益。
事態發展到此,包括國資委、發改委、工信部,以及兩家運營商等在內的所有當事者,卻以集體緘默而待之,對媒體的訪問概不回應,使其進入神秘狀態。
據《反壟斷法》草案立法小組成員、中國社科院規制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張昕竹介紹,從目前發改委披露的信息看,壟斷依據站不住腳,電信和聯通涉嫌壟斷的問題最終會不了了之。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業專家也表示,一旦該事件被炒得不可收拾判其壟斷,那么包括“兩桶油”在內的其它央企也必受牽連,事態將會無限擴大,“得不償失”。
推薦閱讀
“實際負面影響遠低于預期,聯通骨干網運營商的地位未變,經營業績持續改善的基本面未變。”有基金經理對《證券日報》基金周刊表示,會先判斷該事件對企業投資價值的實質影響,再考慮是否減倉,一般不會考慮短期進出>>>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