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走了,但有些謎仍待解開。作為科技創業者,他站在愛迪生、貝爾、福特的身旁;作為藝術家,他可以比肩米開朗基羅、達芬奇……不過,將他的一生濃縮為成功法則、名言警句是遠遠不夠的。這個被父母拋棄而又拋棄女兒,被蘋果驅逐又重新駕馭蘋果的天才,為何被萬人膜拜又屢遭詬病呢?他那復雜而神秘的個性,究竟是如何修煉而成的?
我們可以從眼神這個細節來開始探究。許多喬布斯的好友,都提過這個特點。他會一直盯著你,眼珠子一動不動,提出一個問題,靜待你的回答。直到你無法忍受,只好回避他的眼神。而且,他的沉默跟咆哮一樣駭人。在那種強大氣場的籠罩下,不管是下屬或是談判對手,最終都會俯首帖耳,甘心臣服。
眼神是喬布斯幻術的一部分,并被冠以專有名詞“現實扭曲力場”(Reality Distortion Field)。蘋果Macintosh電腦的設計者崔柏(Bud Tribble)在1981年開始使用這個說法。“套用《星際迷航》(Star Trek)的用語,喬布斯就是有現實扭曲力場。他在場時,現實是可以改變的,幾乎任何事情他都可以說服大家相信。他不在場時,力場效果就開始變弱了,這讓人很難訂出切合實際的時間表。”
所謂“現實扭曲力場”,就是喬布斯那駭人的眼神、口若懸河的表述以及他扭曲事實以達到目標的迫切愿望。依靠這一神秘氣場,喬布斯改變了他周圍的人群,改變了業界的思維,用蘋果的億萬產品改寫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正面理解,這是喬布斯強大無邊的洗腦能力,但它也可能是一種欺騙。“如果某個講法沒有說服力,他就巧妙地換個方式,有時他會突然以你的觀點自居,否認他曾經的不同想法,讓你亂了陣腳。”崔柏們始終無法破解喬布斯這一招,只得放棄,“干脆把它當成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沒有見過喬布斯的我們,或許可用電影《黑客帝國》的一個場景來理解“現實扭曲力場”──尼奧走向先知3歲的兒子,發現他正在用意念折彎一個湯勺!孩童抬起頭直視尼奧:“不要試著去折彎湯勺,那是不可能的。相反你應該試著理解真相──根本沒有湯勺……然后你會看到,彎曲的不是湯勺,而只是你自己!”
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來自何處?在斯坦福大學2005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喬布斯說,許多事情在你經歷之時,似乎沒什么實際價值。但多年之后,許多沉寂多年的種子開始發芽。比如里德學院的書法和字體課,讓他在設計Mac電腦時靈光閃現。“我在大學時,還不可能把從前的點點滴滴串連起來,但是當我十年后回顧這一切的時候,真的豁然開朗了。”
喬布斯的許多個性,都可以追溯到他的青年時代。我有幸瞥見即將上市的《史蒂夫•喬布斯傳》的部分章節。作者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站在喬布斯一生的終點來回顧過往的點點滴滴,并將意義串連起來。比如,早期的禪修,就磨煉了他對直覺的欣賞,過濾掉分散精力的冗余之事,修煉出一種大繁至簡的審美觀。
回顧喬布斯的大學時代,我們發現,他和所有人一樣,性格中的某些成分受到形色各異的因素影響,比如激情四射的學長、醍醐灌頂的禪宗入門書,當然還有鮑勃•迪倫、甲殼蟲等搖滾先鋒的音樂。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從全球發展經驗來看,立法工作的基礎推動力和保障性都是確保實名制的前提。美國、日本、德國、新加坡、韓國等已經實行手機實名制的國家,都完成了相關立法工作。今年5月底,工信部也特別指出,應加快已列入國務院立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喬布斯的現實扭曲力場來自何處?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5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