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通信設備已經偏居一隅,終端與業務開始走上前臺,在2011年的北京國際信息通信展(以下簡稱“通信展”)上,曾經枯燥的通信展開始嘗試用更多時尚的元素裝扮自己。于是在中國聯通的展臺上出現了“模擬城市”與直升機模型,網易同樣攜手魅族打造了“中國手游之星”大賽,甚至于所有的運營商展臺上都出現了體感游戲。
但是,這樣的通信展夠炫嗎?
對比人潮洶涌的車展與“Chinajoy”,似乎通信展的人氣仍舊不夠,雖然今天的通信展在努力把自己打扮得光鮮靚麗,但是真正走入其中參觀的人依舊是“業內人士”,通信行業期望熱情擁抱的移動互聯網達人并沒有出現。
隨著3G的逐漸深入,通信產業所進行的轉型早已經不在是網絡升級,更是整體商業模式的升級。面對顧客的不再只有運營商,華為、中興同樣開始主打手機與平板;產品不再只是打電話,從云存儲到軟件商店直至語聊軟件,企業正在與用戶一起想象未來的手機;更重要的則是今天依然只有一億智能手機用戶,對比超過8億的手機用戶,超過80%市場尚未開發。由于智能手機的介入,未來的移動互聯網將會同時擁有互聯網與快速消費品市場的雙重屬性。這意味著一方面企業的產品需要快速升級產品,另一方面同時需要發動攻勢打動消費者。
一言以蔽之,通信行業正在從傳統的“toB”市場轉變為“toC”的市場。
對于普通的消費者而言,他們所需要做的不再是遠在天邊的“云計算”,而是搜狗輸入法隨時可以更新的詞庫。他們同樣看不懂物聯網,但是卻擁有家庭監控的需求。對照同樣技術至上的車展,香車美女之中并沒有太多的軸距與渦輪增壓的概念,消費者需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需要了解問題如何解決。
但是,對于大多數即將面對消費者的通信企業而言,似乎仍未轉換觀念,我在一個終端的展臺上領到的產品介紹充滿了晦澀的數據,卻沒有看到一個有吸引力的名詞。對比蘋果對于iPad的宣傳,只有6個字——“更輕了、更薄了”。
實際今年的通信展已經開始不同于以往,騰訊等互聯網企業不再僅僅作為媒體參與,瀏覽器等產品的出現讓通信展擁有了更多時尚人氣,諸多智能手機的面世同樣吸引了海量眼球,更擁有類似于華為honor這樣的明星產品。
但是這些只是開始,產業升級推動通信展向更廣闊的消費者人群展示通信行業的媒體,為了能夠推動通信行業能夠更快的融入未來的移動互聯網,通信展可以更炫一些。
推薦閱讀
業務創新一直為運營商重視。中移動總經理李躍提出的要增強三個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增強業務創新能力。中電信和中聯通也在戰略上提出進行業務創新。在實踐中,三大運營商也一直在探索。此前廣東聯通推出的紅圍脖、微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評論:今年的北京通信展夠炫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