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早間消息西門子企業通信歐洲、中東、非洲以及亞太地區運營總經理沃爾夫勒姆·菲舍爾(Wolfram J. Fischer)不久前飛赴中國指導上海西門子數字程控通信系統有限公司(SBCS)工作,并與亞太區高管一起接受國內媒體采訪。這已是他今年第三次來華,對中國市場的關注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這位在IT行業從業25年、在通信領域也有5年多經驗的“老兵”秉承了德國人一向的嚴謹,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口風頗緊,只有當提到具體的業務和市場時才愿打開話匣。
“西門子企業通信當前最關注四個市場‘TRIC’,即土耳其、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為了表達對中國的敬意,以及從市場規模、前景來看,我們很樂于將這個順序顛倒過來。”以此作為開場白,菲舍爾直切主題。
期待中國區15%以上增長 三大關鍵領域支持
“我們認為,國家GDP增長與企業通信需求增長有著線性的關系,而且這個關系是兩倍(1:2),所以我們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菲舍爾表示,按照這一規律,西門子企業通信希望通過努力推動在華業務以15%、20%甚至更高的增長率成長。
從另一種意義上理解,業績增長超過GDP也表示該公司有信心在市場上贏得新的份額。
菲舍爾的底氣來自西門子企業通信在中國18年的積累,同時也來自正在或即將展開的一系列措施。
他指出,實現業務的快速發展有三個關鍵點——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線與解決方案組合、足夠大的地域覆蓋、非常強大的銷售渠道網絡。
“產品線與解決方案組合方面,德國總部給予了中國區許多本地化支持,未來也會繼續加強。有了適合中國的產品,業績增長也會更容易實現。地域覆蓋角度,我們制定了城市擴張計劃,會在全國更多城市設立銷售辦事處,從而更接近客戶尤其是中西部客戶,更好地輻射影響力。”
“銷售渠道網絡方面,我們與本地集成商合作、與中小企業產品大分銷商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同時也會大力拓展二級分銷商網絡。全球而言,我們已經制定了一個發展促進渠道銷售合作伙伴的計劃,在中國我們會引入這個計劃并加入更多本地元素。”他解讀稱。
正因為看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西門子企業通信精心重構中國區管理團隊,尤其請到先后任職于北電網絡和Avaya的黃彥文擔任上海西門子數字程控通信系統有限公司總裁。黃彥文不僅在北電就曾有跨越運營級業務與企業業務的精彩表現,還幫助Avaya成功整合北電亞太區資源。
“老牌選手”的轉型之路
德國廠家對技術和產品質量的重視已勿需多言,西門子企業通信多年的表現已證明了這點。然而現時的市場已不是僅僅依靠過硬的硬件系統就能“吃遍天下”,客戶需求在變、市場格局在變,加上層出不窮的新技術與新應用推動,企業轉型遂成常態。
“在全球而言,客戶購買趨勢經歷了變遷——過去客戶更愿意購買固定資產,而現在客戶則更多選擇以購買服務的方式滿足需求,也就是說基于固定資產的投資模式轉變為了日常購買服務的投資模式。”菲舍爾表示,過去西門子企業通信是一家產品優先的工廠型企業,為了順應時勢必須轉變為以市場、客戶為導向,這不僅要對產品/解決方案“動刀”,更須在內部架構、運營、營銷等多個層面作出改變。
他毫不諱言,相比傳統競爭對手思科、Avaya、阿爾卡特朗訊,西門子企業通信的轉型之路開啟得比較晚。同時亦表示,其推動轉型的力度之大要超過其他巨頭。
“過去兩年中,西門子企業通信一直在進行轉型,甚至執行管理團隊都經歷了重組——我們的首席執行官哈米德·阿卡萬(Hamid Akhavan)加盟自德國電信(C114注:德電旗下移動子公司T-Mobile)、首席運營官克里斯·胡默爾(Chris Hummel)來自SAP、去年我們引入的首席財務官亨寧·瑞德(Henning Rehder)來自聯合利華,而我本人絕大多數從業經驗也是來自惠普。”菲舍爾指出,高管的調整帶來了全新理念和思路,令西門子企業通信洞悉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司應該如何思考。事實上,阿卡萬上任后已成功帶領該公司扭虧為盈。
黃彥文的加盟被視為中國區轉型之路的肇端,菲舍爾對此解釋道:“中國區前任總裁不是華人也不會中文,對中國市場、中國客戶、中國合作伙伴存在溝通方面的障礙,理解不夠透徹深入。更重要的是,黃的加入會給我們帶來非常有價值的如何發展分銷渠道網絡的經驗和推動企業轉型的經驗,他在北電和Avaya都做得非常出色。”
他對黃彥文加盟以來的表現非常滿意,并強調稱:“我們在中國市場會繼續保持原來優勢,比如服務方面的優勢,同時融入這些新的經驗。”
推薦閱讀
目前電信和聯通均就iPhone5的分銷問題與渠道商談判,渠道商預計,按照進展,11月底,iPhone5就可在中國正式發售。而聯通的動作也似乎更快,據其內部人士透露,聯通已拿到一批iPhone5測試機。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1/20121229/106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