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傳媒訊】6月7日,中國銀監會出臺《關于支持商業銀行進一步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共十條,(以下簡稱“銀十條”),其中包括分支機構準入優惠、金融債發行、監管指標、風險容忍度等四方面的優惠差異政策。筆者認為,這是在大中型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達歷史高位下,為防止小企業“斷血”而采取的優惠差異政策,是對小企業開的融資“小灶”。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落實“銀十條”,對于緩解小企業融資難,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眼下的問題是,農村小微企業能否從這一“小灶”中分得一杯羹?這不僅關系到農村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是農村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貸款集中度,履行社會責任的良機。
毋庸諱言,存款準備金率頻頻調高,人民幣升值、資金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以及電荒等引發的疊加效應已使小企業,尤其是農村小微企業陷入“錢荒”。據全國工商聯最近對廣東、浙江、江蘇等16個省的調研顯示,中小企業特別是農村小型、微型企業面臨的狀況,堪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中國銀監會5月下旬在浙江考察后也表明,農村小微企業的利潤空間在壓縮,生存狀況不容樂觀。私營企業發源地的溫州市自4月以來,陸續有老三旗、波特曼、江南皮革等企業,因遭遇資金鏈斷裂而接連破產或倒閉。而溫州市永嘉縣黃田鎮,近一個月竟有上百家小微企業因資金斷鏈陷入困境。
在這一危難時期,中國銀監會出臺“銀十條”,對小企業金融服務實施優惠差異政策,既讓小企業看到了渡過危機的希望,又讓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增強了服務小企業的動力,對農村小微企業融資將起到推動作用。
商業銀行在信貸規模趨緊時,更應堅持“區別對待、有扶有控”,在扶持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具有成長性的小企業時,千萬別忘了農村小微企業。依筆者之見,農村金融機構應該以縣域為單位,立即進行農村小微企業全面排查,對因一時“斷血”而出現危機的小微企業,應當盡快“輸血”,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同時,對農村小微企業的貸款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著力檢查是否存有因財務報表不規范、信息不對稱等因素,導致過度提高貸款利率,變相收取管理費、咨詢費、“扣存放貸”、要求將貸款額的一定比例用于投資銀行指定的金融理財產品等亂象,使小微企業銀行融資成本不堪重負。事實上,農村小微企業就算能夠貸款成功,其利息成本也是負擔過重,以至于小微企業無錢購買先進設備、改進工藝、開發新品種,無力轉型升級。通過檢查進一步規范貸款運作,將農村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界定在合理的區間。此外,要借“銀十條”的政策優勢,適度降低農村小微企業貸款門檻,讓更多的小微企業能進入銀行融資,并努力改進放貸流程,以適應農村小微企業融資“短、頻、快”的需求,落實對農村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比率差異化考核,適度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容忍度。
各地政府和相關部門亦要幫助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機構落實“銀十條”,制定激勵措施,凡對農村小微企業融資作出突出貢獻的商業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要給予獎勵表彰、兌現“銀十條”中為小企業貸款不納入存貸比考核范圍、增設網點等規定。同時,也要設法幫助農村小微企業健全財務報表,創新貸款抵質押方式,對接與金融機構的信息等,以提升農村小微企業的融資能力。
推薦閱讀
【樂購傳媒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15日公布了公眾對個稅修正案草案的意見。網上共8萬多人發表意見。其中贊成以3000元作為起征點的占15%;要求修改的占48%;反對的占35%;持其他意見的占2%。本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銀十條”落實莫忘農村小微企業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17/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