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電器21日宣布,已對前董事會主席陳曉提出起訴。國美方面稱陳曉違背合同約定,發表了不實言論。此前,一家內地媒體發表文章,稱陳曉表示國美電器內部有巨大的財務漏洞。(6月22日《新京報》)
市場經濟下,合作者之間的分和合是很正常的事。前提是,無論是分還是合,都要講游戲規則,都不能違背做人的原則。
陳曉和國美最終走到分手的地步,不單是哪一方的錯,而是國美這個缺少現代企業制度元素、缺乏規則意識的家電大佬的必然結局。
需要陳曉和國美都牢牢記住的是,既然雙方已經同意分手,且在分手問題上有了相關的約定,就都應當信守約定、信守承諾。即便在分手過程中,或在此前的合作過程中,存在矛盾和分歧,甚至存在利益分配和待遇方面的不公,也必須信守雙方已經作出的承諾與約定。這不僅是契約精神,也是做人準則。
雖然外界并不知道陳曉與國美之間到底簽訂了怎樣的約定,作出了怎樣的承諾,雙方到底做出了怎樣的行為才算違背約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既然國美要將陳曉告上法庭,那說明陳曉的某些行為可能已經突破了國美的底線。
此次國美方面沒有象以前一樣,先與陳曉打一場口頭官司,然后再作出其他選擇,而是在陳曉向媒體披露“內幕”后的一個多月時間里,積極準備相關材料,給了陳曉一個意想不到的結局——起訴。此舉不僅正確,而且極有可能產生一舉多得的效果。
試想一下,如果國美方面不是首先選擇司法手段解決問題,而是繼續與陳曉打口頭官司,陳曉會感到“突然”和“意想不到”嗎?陳曉會感到這么緊張嗎?
有分析認為,國美此舉,極有可能是鄒曉春借機發泄私憤,報復陳曉。這顯然是無端的猜測,退一步講,就算是鄒曉春發泄私憤,如果陳曉沒有“辮子”可抓,鄒曉春又奈其何呢?而國美沒有打口頭官司,而是選擇司法手段,豈不已經勝了陳曉一著?
也有分析認為,如果國美真的把陳曉告上了法庭,把陳曉逼急了,作為國美的前任總裁,深諳國美的內幕情況,如果再多抖露一些,會對國美更加不利。
說實話,這種擔心是完全多余的。國美作為一家公眾公司,從陳曉與國美產生分歧之日起,就已經將企業的內斗變成了公眾話題,許多“內幕”消息早就通過各個渠道傳播出來。縱然有再多的“內幕”消息,也不會產生多大的眼球效應了。而如果陳曉真的不顧一切,最終受傷害的不會是國美,而是陳曉。包括陳曉的為人、陳曉的品格、陳曉的個人利益等,不是連任志強也在微博中提醒陳曉——不想玩啦。
相反,如果國美能夠不惜一切代價地與陳曉將此仗“打”倒底,到可以將其與陳曉的所有恩恩怨怨都徹底了斷和解決了,為今后國美制定發展戰略、搶占市場、占領新的制高點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是陳曉經歷這樣一場“戰爭”以后,恐怕日子就不會那么好過了。因為,在可能出現的這場官司中,陳曉留給公眾的首先是誠信和做人的原則出現了問題。一個人一旦這方面出了問題,要想在公眾面前再樹立威信,就難了。
而國美與陳曉的再度交鋒,也給其他企業一個提醒,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也不管以什么樣的方式合作,都必須按照游戲規則進行,都要講誠信、講原則、講規矩。唯有這樣,才能真正在市場立足,才能將企業做大做強做優。
推薦閱讀
在上周,再次提高準備金率的塵埃落地,但股市并沒有出現利空出盡是利多的局面,相反周一大盤出現了破位下行的走勢,創出了今年以來的最低點,并且封堵了去年9月底10月初形成的向上跳空缺口。 之所以出現這種被動的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國美起訴陳曉或能一舉多得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23/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