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現(xiàn)代經濟發(fā)展史的一個特別案例;當然不是好的案例——一個曾經發(fā)展到相當程度的現(xiàn)代經濟體, 慢慢滑入長期且悲慘的衰落。
大約在毛澤東逝世的那一年, 朝鮮的教育水平,生產力(從人均貿易量來算)都比中國高,而且更為開放。在那個時候,朝鮮和韓國的人均GDP差不多。
然而,今天的朝鮮卻成為了唯一一個識字率和都市化水平都較高,但卻在和平時期飽受饑荒之苦的社會。平壤依賴國際組織的“緊急”救援已經超過十五年了, 不久前又向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提出了新一輪糧食援助要求。朝鮮顯然已變成了第一個完成工業(yè)化,卻失去養(yǎng)活自己能力的經濟體。
為什么朝鮮經濟會陷入這么糟糕的狀態(tài)?
在平壤,黨的長期說法是:后冷戰(zhàn)時代的災難是以下兩個因素造成的:其一、隨著蘇聯(lián)的垮臺,來自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援助驟然停止,雙方原有的補貼式貿易不再;其二、美國的敵對政策,及其針對朝鮮貿易和投資采取的多項經濟制裁。這兩種說法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但經不起檢驗。
盡管蘇聯(lián)垮臺確實極大地沖擊了朝鮮經濟,但是這個意料之外的經濟沖擊,并不能為朝鮮經濟的長期衰退負全責,對饑荒的影響更小。越南就是一個反例。在上世紀80年代,越南高度依賴蘇聯(lián)的援助。但根據(jù)世界銀行的數(shù)據(jù),從1990年至2007年,越南人均收入增長率超過150%,其名義人均出口增長近七倍,而朝鮮同期的人均出口卻下跌了25%。
此外,美國、日本、韓國確實在過去幾年里都對朝鮮實施了經濟制裁,單單美國采取的行政或法律措施就超過30項,但這些制裁并不能用來解釋朝鮮與其他經濟合作發(fā)展組織(OECD)國家間經濟往來的蕭條表現(xiàn)。大部分OCED國家都以開放的態(tài)度對待自身和朝鮮的商業(yè)往來。
讓我們暫時把日本、韓國和美國的貿易量從OECD貿易總量中排除。從1980年到2007年,OECD其他國家名義上的年均進口總規(guī)模從1萬億美元增長到了七萬億美元;但聯(lián)合國數(shù)據(jù)顯示,朝鮮向這些國家出口卻從從3億3千萬美元暴跌到1億7千7百萬美元。如果把通貨膨脹和人口增長的因素也算進去,朝鮮出口到這些OECD國家的商品和服務總額在這27年中跌了近80%。而且因為這些國家進口市場規(guī)模的不斷增長,2007年朝鮮在這些市場占有的份額比1980年時小了12倍。
那么朝鮮經濟的問題出在哪里?
在仔細審視后,我們發(fā)現(xiàn)平壤政府采取和執(zhí)行的政策,才是朝鮮經濟長期徘徊在破產邊緣的原因。朝鮮現(xiàn)行的“朝鮮特色社會主義”是其最初計劃經濟體系的變種,隨著時間的演進,這一政策路線注定導致經濟破產的結果。
朝鮮原則上執(zhí)行的還是蘇聯(lián)式計劃經濟, 但是在過去二十年中,它已經成了“缺少事實的計劃”,甚至是“缺少計劃的計劃”,(日本經濟學家木村光彥的著名描述)。這一事實本身就足以使朝鮮經濟產生問題。
接著,朝鮮領導人奉行的“先軍政治”路線,又讓經濟背上了沉重的軍費負擔,進一步惡化了問題。更有甚者,和幾乎所有現(xiàn)代經濟相反,在最近兩代人的時間里,朝鮮貿易政策都忽略了進口價格低廉且生產效率高的外國機器設備,這帶來了一個低生產力、高成本的國家經濟體系。
再有就是朝鮮驚人的反消費戰(zhàn)爭,沒有任何其他現(xiàn)代經濟體有朝鮮這么低的消費開支GDP占比。
平壤還長期施行“反比較優(yōu)勢”的“主體食物政策”(即自己不撥款購買外國糧食,反而要求外國人購買朝鮮農產品),并最終導致饑荒 。
這些破壞性政策的背后,事實上是以破壞國家經濟為代價,支撐既有的政治體系,維系統(tǒng)治精英的地位 。
此外,平壤還流行著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即便其長期鼓吹的完全統(tǒng)治朝鮮半島的設想目前不可能實現(xiàn),朝鮮政府對外國“思想和文化滲透”破壞朝鮮政治秩序的可能也充滿恐懼。現(xiàn)在朝鮮政府的治理安排,包括一些無法運作的經濟安排,或者都可以被認為是這一國家戰(zhàn)略考慮的邏輯結果。很不幸的, 這些經濟安排并不能使朝鮮經濟真正自主。
因此,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倚賴的是外來補貼以及優(yōu)渥捐助。
但朝鮮經濟是如此失調,以至于即使它是一個外國援助的凈接收者,也無法防止災難的發(fā)生。上世紀90年代的饑荒,發(fā)生在這個國家接收比它自己出口商品多幾百億美元的實物援助時。援助不足以克服朝鮮經濟的缺點,或是阻止大規(guī)模饑荒的發(fā)生。
為了維系自身生存,朝鮮要確保能長期獲取足夠多的外援。為此,朝鮮采取了多種措施,包括軍事上的計策、挾持國際社會供養(yǎng)自己國民的談判,以及所謂的“游擊商業(yè)”(對象是那些以為朝鮮有錢可以賺的缺乏經驗的外國人)。
朝鮮已經磨練出區(qū)分外國政府和他們的錢的技巧。根據(jù)美國國會研究, 朝鮮所謂的“敵意的美國政策”下,美國在1995年到2007年間共撥出10億美金,用來支持對朝鮮的人道主義、經濟和安全援助。在國會研究的計算中,朝鮮在同一時期獲得了韓國40億美元的捐助,而這還只是首爾公開承認的數(shù)字。中國的貿易數(shù)字表明,朝鮮從1995年以來大概享用了中國超過90億美元的援助,而過去五六年間年度援助額似乎更高。
今年早些時候,朝鮮宣布了一個新的“十年計劃”,希望在2020年以前, 將朝鮮提升為一個開放的經濟體,雖然這個十年計劃的細節(jié)還沒有公布 ,但我們可以確定這包含了非常多的投資需求。
迄今為止,朝鮮所有為改革和開放做的努力都是混亂的,最后都以代價昂貴的失敗告終。現(xiàn)在的改革嘗試,能至少暫時中止半個世紀以來朝鮮近乎悲慘的經濟政策嗎?結果仍有待觀察。
尼古拉斯•艾伯斯塔特/文
推薦閱讀
李長安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 【樂購科技訊】近段時間以來,高速公路亂收費、高收費的問題引發(fā)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中國,高速公路之所以變身為高價公路,原因固然很復雜,但與地方財政的困局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換句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朝鮮經濟出了什么問題?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28/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