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貨幣政策收緊,經濟增速出現放緩,而CPI通脹率還處在高位。市場擔心政策緊縮超調會導致經濟增速下跌過大,判斷未來經濟走勢的一個重要變量是宏觀流動性。
M1、M2貨幣增速已從2009年的高位大幅下降,但是隨著金融市場擴張和金融創(chuàng)新深化,傳統(tǒng)貨幣指標將難以準確衡量宏觀流動性總量,一些金融產品未被傳統(tǒng)貨幣指標所統(tǒng)計。首先是銀行理財產品,居民所持有的理財產品是流動性較高的資產,應該屬于廣義流動性。其次,企業(yè)通過發(fā)行債券和股票、信托貸款、委托貸款等方式進行融資,這些金融活動屬于比銀行信貸更廣的社會融資總量。
新的金融產品不計入M2等貨幣指標給宏觀調控帶來兩點困難。一是M2增速與廣義流動性增速相背離,增加了宏觀形勢判斷難度。二是貨幣政策難以直接調控總體流動性,央行控制信貸限制銀行表內業(yè)務的同時卻促使銀行快速發(fā)展表外業(yè)務。
用數量指標判斷流動性存在不確定性。第一,合意的貨幣增長速度取決于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如果潛在增長率已經大幅下降,貨幣增速就需要與之相適應,降至低于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第二,盡管M2增速已經大幅降低,M2存量仍然巨大,因此當前的貨幣條件仍有可能較為寬松。
由于數量指標的局限性,分析流動性需要結合利率這一價格指標。相比金融危機之后的經濟刺激時期,利率已大幅上升,顯示宏觀流動性的收緊,但利率上升幅度是否已經足夠也有不確定性。從CPI環(huán)比增長率看,目前的通脹在4-5%左右,負利率有望在2012年上半年消除,進一步加息的空間不會很大。
從收益率曲線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1年期國債收益率利差下降似乎顯示流動性并未收緊。但從更廣義金融市場看,股價疲弱、公司債收益率和民間借貸成本上升顯示流動性在緊縮。這種流動性緊縮不一定完全反映利率上升或貨幣增速下降,也有可能源于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下降。
隨著民間借貸利率上升,中小企業(yè)融資難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但中小企業(yè)融資難的現象更多的反映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結構性問題。首先,中小企業(yè)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導致金融機構將中小企業(yè)和大企業(yè)區(qū)別對待。此外,貨幣政策對于國有部門和中小企業(yè)的影響是不對稱的。我們不能指望控通脹為目標的貨幣政策來解決中小企業(yè)融資難問題,更多地需要金融體系改革和發(fā)展來實現。
彭文生為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推薦閱讀
過去幾天,中國的短期銀行間市場利率飚升,引發(fā)了不少困惑和擔憂(圖1)。我們認為短期利率的大幅上升是暫時性的,主要源于上周預期之外的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這并不能反映出整體的流動性趨緊或對銀行系統(tǒng)的擔憂。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金融創(chuàng)新給調控流動性帶來新挑戰(zhàn)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628/8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