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還是不加,對于貨幣當局而言,在當前有點陷入糾結的意味。
一方面,6月CPI再創新高已經成為共識,只不過是破六到什么程度。僅此一點,加息已經備受市場的壓力,更何況這種壓力在5月份CPI上漲5.5%時就已經開始累積。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事實也在對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形成“逼宮”之勢,持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在回收流動性的同時也對中小企業融資設置了一個坎,而如果上調利率,又會增加企業融資的成本,如果不上調利率,國內的負利率狀況又變得更加扭曲。一時之間,加息也的確有點左右為難。
事實上,糾結的還不僅僅是這些表象,一些更深層次的影響通脹的因素在此消彼長地進行著“拉鋸戰”。
具體來看,食品類和居住類價格是當前物價上漲的主因,并且這一上漲的趨勢目前仍在持續。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我國豬肉價格已連續10周上漲。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同樣顯示,居住類價格5月同比上漲6.1%,在構成CPI的八大類產品價格中漲幅僅次于食品價格。
但同樣的問題也在于此,以豬肉價格為例,在豬肉價格屢創新高的同時,不論是養殖戶還是銷售商,都已經對當前的高價格心存擔憂,在這種背景下,豬肉價格的大幅回落隨時有可能發生。也就是說,影響CPI數值的因素隨時面臨轉換的可能,由推高轉為拉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將6月CPI數值推測為年內頂點的原因。至少在豬肉等食品類價格的預期上,6月是個非常關鍵的月份,或者說分水嶺。
其他方面,新的制造業PMI、貨幣增速等指標出現回落的數據表明,需求拉動型的物價上漲因素正逐步降低,這一點同樣令現在加息變得糾結。
外部而言,輸入型通脹壓力明顯降低,這一點在半個月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落時就已經顯現。截至7月4日上午,紐約國際原油價格在每桶95美元附近徘徊。雖然國內成品油價遲遲未下調,但下調的預期正逐步增強,這也同樣令貨幣當局糾結于是否加息。
綜合來看,加息左右為難的關鍵在于,6月的通脹水平是否真的是分水嶺,如果是,則意味著通脹水平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會逐步回落,這自然會拉低CPI數據,既然CPI數值在眼前正是分水嶺,那么是否能扛過這個短暫的時期呢?這恰恰是最大的糾結所在。
在5月通脹再創新高前,筆者就曾提醒是選擇主動加息還是繼續等待,現在來看,當時早點選擇加息比現在左右為難的回旋余地更大。
如今,市場方面已經在逼迫上調利率。6月28日,央行在公開市場發行的一年期央票利率,已經高于一年期定存利率24.82個基點,近期的銀行間拆借利率同樣大幅提高。6月23日,14天拆借利率暴漲191個基點,和7天拆借利率雙雙突破9%,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糾結已然成為現實,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面對通脹峰值如何選擇了。即便如此,通脹水平未來回落的預期也正逐步增大,加息之后如果馬上面臨降息的話,同樣使貨幣當局比較糾結。
推薦閱讀
日前有媒體報道,武漢開出首張個人網店稅單,向當地一家淘寶店征收430余萬元稅款。報道稱該稅單為國內首例,事實可能并不一定準確。北京等地的稅務部門也早已打起了對網店征稅的主意。網店到底該不該交稅?這一曾經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加息還是不加陷入糾結的意味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10705/9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