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來說,投資更像一門科學。”在深圳一個量化投資的小型聚會上,一位在基金公司量化投資部工作的數學博士容光煥發地向其他人詮釋著他們的工作,科學的投資方法正向將投資稱為一門藝術的直覺投資宣戰。
《股票作手回憶錄》中的杰西·利弗莫爾說過,“華爾街沒有新事物”。或許套用過來,市場沒有新事物,A股如今剛剛開始盛行的讓人眼前一亮的量化投資,已經在華爾街上演了近半個世紀,而玩轉這一投資方法的,在華爾街被稱之為“寬客”。
《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財經專欄撰稿人斯科特·帕特森在《寬客》一書中將寬客這一華爾街最神秘群體的傳奇故事娓娓道來,而正如《黑天鵝》一書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塔勒布的評價中所言:“帕特森擁有看到你我所看不到的事情的能力。”
在一連串寬客的傳奇故事背后,帕特森講述的不僅僅是量化投資的輝煌與失敗,不僅僅是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神話,而是人性以及挑戰人性卻最終只能悲劇收場的一場資本市場實驗。
而對于新興市場而言,華爾街的故事剛剛上演。
參加過幾次國內量化投資的論壇,與會者的智力水平絕非一般投資論壇可比擬的,數學博士、物理博士比比皆是,哈佛的頭銜也已經不新鮮,但相比起在華爾街呼風喚雨的寬客,這樣的智力水平還只是小兒科。
對于書中描繪的這批在華爾街擁有一席之地的寬客,“天才”的稱謂并不過分。
“寬客教父”愛德華·索普是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天才數學家,他的《戰勝莊家》一書至今仍然是21點牌桌上的賭徒圣經。
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除了眾所周知的文藝復興科技公司創始人的身份以外,他還是一位世界級的數學家,曾經獲得幾何學界的最高榮譽——奧斯瓦爾德·維布倫獎,與陳省身一同創立了陳—西蒙斯理論,后來成為弦論的一部分,在美國越南戰爭時期還從事過密碼破譯工作。而他后來的寬客團隊中,有量子物理學家、密碼破譯人員、語音識別專家,都是頂尖的科學天才。
除此以外,阿斯內斯、穆勒、魏因斯坦、格里芬以及華爾街寬客們,一個個都智商高超、學識廣博。成為寬客的入場券便是數學和計算機背景,這批科學天才們的共同信仰就是,數學以及超級計算機可以幫他們尋找全球金融市場的真諦,并且為這個真諦創造了一個名字:阿爾法。
芝加哥大學著名學者尤金·法瑪的“有效市場假說”理論讓天才們走出象牙塔,用科學和超凡的智力成為華爾街呼風喚雨的力量。
“有效市場假說”理論認為:市場上每個人都是理性的,所有消息一經傳出,理性人們就會立即采取行動,信息會迅速地反映在價格上,市場將始終保持在一種“均衡”狀態。當然此“均衡”并非古典經濟學的價格剛性均衡,而是物理學里布朗運動的金融版——隨機行走(又稱酒鬼漫步)。
在隨機行走的市場里,賺錢是不可能的。法瑪對此有個形象的比喻:市場中的理性人就像亞馬遜河里的食人魚,一旦有獵物掉進水里,食人魚們就會蜂擁而上,一眨眼的工夫獵物就只剩下骨頭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像巴菲特這樣的厲害人物,其實不過只是扔硬幣連續扔出10000次正面的幸運兒罷了。
而對于寬客們而言,“有效市場假說”是其軍火庫中的主要武器。帕特森在書中描述道:“研究布朗運動的數學方法被直接用于推算有效市場中各種價格走勢出現的概率,鐘形曲線被用來預測市場下一步的可能波動。”
但是,這些天才們可以通過預測市場的下一部動作而稱霸華爾街贏得億萬財富,但是對于就在眼前的大災難卻往往視而不見。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1997~1998年的世界金融危機以及2007年全球金融海嘯,每一次市場的大浪襲來,這些“法瑪食人魚”都難逃覆滅的悲劇,而且悲劇總是在重復。
寬客們天才地計算出下一秒市場的走勢,但是他們忘記了,這一切計算的基礎都是基于“人是理性”的假設之上,而人性與他們熟知的數學和物理并不完全相同,“黑天鵝”會出現,人性也會偶爾地“瘋狂”。
正如牛頓在1720年“龐氏大騙局”——南海泡沫中損失了20000英鎊過后的感嘆一樣:“我可以計算天體運動,但無法計算人類的瘋狂。”
推薦閱讀
粵傳媒:優質資產注入 政策紅利將提升基本面>>>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121/2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