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頂級資本盛宴,亦展示著硅谷刀鋒的兩面。
“硅谷人才競爭非常激烈。我在硅谷呆了20多年、做了三家公司,感受最深的就是,人才好招但難留。”舊金山時間2月2日晚,硅谷最大華人科技協會華源科技協會主席、網絡安全公司FoRTinet(納斯達克:FTNT)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Ken Xie在接受本報記者越洋電話采訪時指出:“現在,硅谷人的平均跳槽時間已經不到兩年�!�
對于因IPO在即而即將解開“金手銬”的Facebook員工來說,這種硅谷式跳槽效應可能更有一番意味。
Facebook創始人、CEO馬克·扎克伯格說,上市為惠及公司雇員和投資者。他兌現了諾言:Facebook計劃融資50億美金,這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公司IPO交易,市場預計其估值可望達到750億美金至1000億美金。由此,27歲的扎克伯格可躋身《福布斯》去年全球首富的第九位,身家超過280億美金。同時按該雜志預計,這家最大社交網站還將造就上千名的百萬美金富翁員工,這一數值預計占Facebook公司總人數的近三分之一。此外,它還將造就不少千萬美金的富翁以及若干億萬富豪。
但是另外一方面,夢幻般的Facebook也正舞在硅谷的刀尖。硅谷有著全球幾乎最豐腴的資金、人才和創業環境,卻沒有哪個公司能真正把人才留住。來自剛剛結束的達沃斯論壇消息:美國創業者的平均年齡已由20年前的37歲變成27歲。在硅谷,員工一旦跳槽,投身早期公司的價值最大。
換句話說,Facebook的榮華已經超越Google,但恐怕即將經歷Google曾經歷的考驗,當年大量Google人才跳槽前往Facebook的遷徙波很有可能即將上演�!皬牧硪粋角度看,創下科技公司IPO之最的Facebook,也創下全球互聯網領域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套現�!庇薪咏麱acebook的投資人向記者戲稱。
目前,Facebook尚處緘默期,該公司公關部門和普通員工均拒絕發表任何評論。不過,據記者從不同渠道獲得的消息,確實已有不少Facebook員工計劃在賬面資產實現后離開,或暫休一段較長時間的年假,抑或投身新項目的創業。
人才流失風險
從2004年創立,到2012年啟動IPO,Facebook的過去8年,用夢幻來贊譽并不過分。這幾乎就是一個夢幻般的公司。與去年底上市的團購網站Groupon截然相反,Facebook的招股說明書展示了真正的利潤、數十億美金的現金流和投資,3000多名員工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工作效率,它的用戶參與度也讓人聞所未聞。招股說明書幾乎沒有會計噱頭或可疑指標,甚至都沒有硅谷創新企業經常會面臨的一疊高過一疊的各類法律訴訟。
當然,在之前的創業期,Facebook為招攬人才,在股權計劃上亦可謂慷慨。據此前的公開報道,一位Facebook前招聘負責人曾經透露,2009年,該公司曾授予工程師15年期期權,可以6美元價格購買6.5萬股公司股票。2010年Facebook實施拆股計劃后,這批工程師的期權規模達到32.5萬股。而據該前招聘負責人透露,三年前加盟Facebook的工程師可獲得幾千到幾萬股不等的受限股,按拆股比例及預計融資規模,這些工程師的持股價值都將超過百萬美元。
“但百萬和千萬富翁也是最難管理的。”上述投資人士指出。而上市后Facebook還將面臨人才流失的挑戰。Facebook招股說明書顯示,很多Facebook老員工有望在公司上市時獲得400萬至2000萬美金不等的賬面資產,而等到IPO后6個月的禁售期過后,這筆賬面資產就可以套現。
硅谷居住著這個地球上智力指數最高和最愛冒險的人種,其人來人往的人才遷徙波素來蔚為壯觀。這是硅谷特殊的區域文化,也與硅谷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鼓勵冒險和創新的政策一脈相承。據記者了解,加利福尼亞州的法律政策甚至不允許公司雇主與員工簽署競業禁止條款。
“競業禁止”條款是指公司雇主為保護其商業機密、知識產權和商譽,限制其雇員在離開公司一定時間內加入競爭對手的法律條款。這種條款在一定程度上是對自由競爭的限制,也是對雇員勞動權利的限制。美國法律界并未對此達成共識,因此美國沒有通過相應的聯邦法律,而采取各個州有各自不同法律的做法。
以高科技企業云集的加利福尼亞州和得克薩斯州就明確反對這項法律。加州商業和職業條例(California Business and Professions Code)第16600款(Section 16600)明確規定:限制某人進行合法的工作、貿易或商務活動的合約都為無效。這也就是為什么在過去法律訴訟案例中,如果新雇主在加州或者得州,而外州的舊雇主以競業禁止合約為由要求新雇主放棄雇傭關系的訴訟往往都不成功的原因。
飽和的美國市場
Facebook的另一大挑戰是,其美國市場已經趨向飽和,沒有太多的用戶增長空間。扎克伯格在Facebook的招股說明書中指出,其公司業務已幾乎涉及全球所有的國家,月活躍用戶超過8億人。這的確是一個驚天的市場規模,但是如果與當年Google的招股說明書相比較,Google首次公開募股時間發生在2004年8月,當時,Google還達不到美國上網人口的40%,今天Facebook已經達到73.7%。
另外一方面,根據互聯網統計公司ComScore的統計,目前,所有Google業務所涉及的美國用戶總量(包括郵箱服務gmail和視頻服務youtube)已達美國互聯網用戶總盤的84.9%,如果把這一數值和Facebook的73.7%相比,也意味Facebook的天花板已經不遠。
“Facebook在美國市場的用戶增長只能到此為止,它的收入增長很大程度上將依靠增加用戶的停留時間來實現。目前看來,Facebook已在這么做,包括不斷推出新產品、獲得更高的廣告份額等�!蓖顿Y資訊網站VentureBeat的分析師Rocky Agrawal認為,“Facebook往海外進一步擴張是一個必然方向,但讓人遺憾的是,Facebook的國際用戶價值體現還十分低�!�
記者查詢eMarketer發布的2008年至2014年美國互聯網用戶規模數據顯示,預計到2014年,美國的互聯網用戶規模將達到2.51億,普及率達77.8%。換句話說,目前Facebook的用戶量已經有接近6億來自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
Facebook招股說明書顯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其月活躍用戶為8.45億人,同比增長39%;日活躍用戶4.83億人,同比增長48%;移動月活躍用戶超過4.25億人;Facebook平臺有1000億對好友關系,日均贊和評論數量為27億次。而其海外用戶增長量也確實迅猛,與美國市場16%的增長率相比,其用戶在巴西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68%,在印度則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32%。
不過由于文化隔閡等因素,海外擴張素來是互聯網公司的一大難題,而從利潤貢獻率來看,Facebook的國際用戶價值體現還十分低。根據VentureBeat分析師Rocky Agrawal的計算,Facebook每年每位用戶平均貢獻的收入是5.09美金。在美國,這一數值是13.99美金,而在其它西方國家地區,這一數值是2.81美金�!氨M管Facebook并沒有展示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收入情況,但是我猜測,這些數值將會更低�!盇grawal說。
Agrawal認為,這里的原因主要是:其它國家的網絡廣告市場欠發達;美國之外的用戶更少在互聯網上投下錢幣,這也意味更少的錢被投放于廣告市場;發展中國家移動設備會是更為普遍的計算設備,而Facebook目前還沒有進入移動設備上的廣告市場,即使進入,移動廣告的市場目前也還遠遠低于網絡廣告市場的發展等。
扎克伯格在Facebook的招股說明書中提及的風險因素主要包括三點:未來網站會放緩增長;若不能維持目前用戶數,若用戶參與程度減弱,公司業務營收將受到沖擊;若廣告主削減支出,會嚴重影響公司未來業績;目前移動廣告暫未跟上,用戶日益通過移動平臺登錄也會影響Facebook的營收。
此外,Facebook還面臨競爭的威脅。扎克伯格在招股說明書文件中表示,社交平臺Google 和其他國家的本地社交產品也給公司業務帶來了威脅。2011年推出的Google 目前用戶數已經超過9000萬人,而按Google 目前的增長步伐計算,預計年底用戶數將達到3.45億人。
互聯網史上最大套現:Facebook狂歡B面
誰是“下一個大東西”?
互聯網領域的一個通則是:通常,最可怕的對手并不是來自直接競爭者,而是完全不同領域反向包抄殺入的鯨魚。從更硅谷的角度講,上市后的Facebook恐怕一點都不能輕松。
“一個熱門應用或者一家公司引發的熱潮,通常會維持三至五年。現在大家也都在看,互聯網領域接下來會出現一個什么樣的大東西�!盞en Xie告訴記者。
互聯網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應用,最終目的是如何實現人與信息的有效鏈接和整合。從雅虎開創的門戶模式開始,互聯網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應用已經歷了三輪重大類目的發展,這包括采集數據和信息的門戶和電子商務,可對數據與信息進行分析和檢索的工具搜索,以及將“人”引入的Facebook。
事實上,去年夏天,對于“誰可能是Facebook的殺手”這一疑問,Facebook創始人之一、扎克伯格創建Facebook的重要領路人Sean Parker則對記者這樣戲稱,能真正殺掉Facebook的下一個大東西將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是一種可能。不過我覺得,計算機和人還是有很大區別,這個跳躍不會那么快�!盞en Xie說:“下一波浪潮很有可能會誕生在與圖像處理相關的領域,即不僅僅是體現在對數字、符號、文字等信息的處理上,還會有圖像、聲音、影視、超媒體的處理等。圖像(包括視頻)以后會慢慢改變互聯網,它將超越數據而更多融入生活,比如手機和電腦的融合已經得到一定展現,而電視機和電腦的融合領域,接下來會有更多的發揮�!�
推薦閱讀
創業板募投項目延期 承諾無法兌現>>>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206/28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