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PE靠買辦資本橫行九州,國資PE靠權力資本雄霸天下,民資PE靠草根資本席卷中華。”賽伯樂(中國)投資基金資深合伙人尚選玉如是說。
賽伯樂開創了一種新的投資模式。尚選玉把這種模式稱之為“三維互動模式”,即產業運作平臺(核心企業)、項目孵化園區(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金融服務體系(以PE為核心的金融服務機構)三者構成的互動模式。
在他看來,這種模式可以聚集當今PE成功的三大要素:政府資源、商業智慧和資本實力。“PE要善于利用地方政府的資源。尤其在政府主導的經濟模式下,政府資源成為首要因素,與政府和國企合作等傍大款模式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尚選玉說。
過去,政府劃出一塊地作為開發區自己來招商引資,往往成本高效果并不明顯。現在聯合PE,從基礎設施建設和規劃開始介入,幫助政府打造園區。PE投資的核心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幫助園區招商。同時通過PE、銀行、企業的力量可以有效地調動全球資源集中起來到這里來發展。
作為產業推手角色的PE人尚選玉,他的核心工作就是尋找到一個市場是可以充分想象的,和這個行業里可能成為行業龍頭或者是區域龍頭的企業。在他看來,考量這樣的核心企業主要看這家企業的創業團隊及商業模式是否有競爭力。
尚選玉舉了一個例子,他們投資了海南臨高思遠實業有限公司,投資額度累計計劃5億元,發展海洋產業。
作為漁港經濟的重要項目,思遠實業的核心產業是思遠漁業,而圍繞漁業的產業鏈條很長,可以發展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高端制造、海洋旅游文化、海洋物流等五大產業。比如從魚苗研究開始到飼料、養殖、加工、倉儲、物流、營銷,再到網箱、船舶制造等產業延伸。
作為PE,賽伯樂幫助平臺企業尋找人才及企業合作并投資這個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沿著這個產業鏈可以往下挖,只要抓住技術、抓住資金、抓住市場平臺企業就可以掌握主動權。當然,這對于中小創業者來說,也是機會。
“如果我叫你去做一個生產網箱的企業,而你的產品由思遠包銷,這還不賺錢嗎?而且做起來之后也可以賣給思遠。”尚選玉如此解釋“三維互動模式”下的商機。
尚選玉認為,要實現“三維互動模式”關鍵是思維邏輯的轉變。在他看來,這種模式之下可以解決目前PE行業普遍存在的四個棘手問題。
第一,從過去關注某個項目轉變到關注一個平臺企業和一個產業,不再只是考慮這家企業能不能上市,而是考慮這家企業在行業能否做到老大,更多考慮持續發展的機會。
第二,從過去相對細分的早中后期投資模式,打破VC、PE界線,在全產業鏈投資的方式下,涵蓋了早、中、晚期的項目。
第三,從關注以IPO退出為主,變為打造產業平臺的并購退出為主。一年創投行業投資上萬家企業能實現IPO的畢竟是少數。而由于平臺企業的存在,可以減少很多退出的壓力,一心一意做好企業。
以第四,從過去廣泛撒網到深耕細作的改變。比如過去5億元按每個項目500萬元可以投100個項目,而PE團隊人員有限,投后管理不足,而現在5億元投一家企業,花的精力甚至是以創業者的心態為被投企業工作,需要深入地了解產業鏈。
但“三維互動模式”也是有風險的。尚選玉坦陳:“風險在于產業選擇和平臺企業的選擇,如果產業沒有選擇好或者產業本身就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好,那么投資的風險就會很大,比如思遠漁業也會受到臺風、災害等影響。當然也有一些手段規避這些風險,比如購買保險、機械化收魚、提前收魚等。”
推薦閱讀
盛大文學IPO 陳天橋修訂資本“版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賽伯樂:“三維互動模式”生存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05/3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