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掌管的資金僅占全球對沖基金總資產的3%左右
[ 研究顯示,在2007年肆虐市場的金融風暴前夜,女性管理的基金使用杠桿的僅為行業平均值一半左右,危機時也提供了與男性基金經理相比穩定的回報 ]
據一家由女性創建的對沖基金出版物統計,目前女性掌管的資金僅占全球對沖基金總資產的3%左右。而在一直由男性占主導的美國投資界,一些有才干的女性投資者打破了許多傳統觀念的條條框框并脫穎而出。
現年44歲的安德烈亞·費恩戈爾德(Andrea Feingold)就是綻放在對沖基金界的一朵鏗鏘玫瑰。她的大學生涯在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系度過,畢業后加入債券巨頭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后升任高收益小組的負責人。2001年,她與業務伙伴伊恩·奧基夫(Ian O’Keeffe)以1000萬美元創立了以波士頓為大本營的對沖基金——費恩戈爾德奧基夫資本(Feingold O’Keeffe Capital),并依靠每年凈回報10%的業績,將基金的資產規模壯大至13億美元。
另一位得到普遍認可的女性對沖基金經理是芮妮·豪格拉德(Renee Haugerud)。1997年,豪格拉德創建Galtere國際基金公司。作為一只擁有15億美元資產的以大宗商品投資為主的宏觀對沖基金,Galtere在過去12年獲得了1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而同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基準——路透/杰佛瑞期貨價格指數(CRB)年均僅上漲了2.99%。
現年47歲卡倫·費爾曼(Karen Finerman)也是其中的佼佼者。自1987年沃頓商學院畢業后,費爾曼便進入華爾街為加拿大的并購巨頭Belzberg家族打工。幾年后,她與另一個合伙人一起創建了紐約的大都會資本(Metropolitan Capital),開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事業。成立至今,該基金保持著15%年均收益率,資產管理規模也從最初的400萬美金,壯大為4億美金。
費爾曼是一名集財富、賢妻與良母于一體的女性。她與管理著私募股權基金的丈夫結婚19年,他們二人育有兩對試管雙胞胎。他們住在曼哈頓的一套大公寓中,每天有四名保姆負責孩子們的起居與學習。雖然費爾曼每周只有兩天晚上和孩子們一起共進晚餐,但只要有時間,她也會給孩子們講故事,哄他們睡覺。
另外,不能不提簡·西貝爾斯(Jane Siebels)。她管理著擁有3億美元資產主要投資于新興市場的綠島礁資產管理基金(Green Cay Asset Management)。自1997年該基金誕生之日起,西貝爾斯獲得了16.33%的年回報率,輕松地跑贏了同期增長率最高為11.81%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
塞拉·澤豪森(Thyra Zerhusen)則被人們稱為是美國共同基金界中的“女巴菲特”。她于1999年正式從Talon資產管理公司手中接管了Aston/Optimum中型股票基金,并將其中80%的資金用來投資市值在10億至120億美元之間的中型企業。1999年~2008年間,該基金實現了8.66%的年化收益率,基金規模也從最初2000萬美元滾成了17億美元的大雪球。雖然在金融危機沖擊下,該基金的規模在2008年底縮水了將近一半,但從2009年3月至今又收獲約120%的翻倍漲幅。評級機構晨星稱,澤豪森十幾年打拼下來的成績,足以令她傲視96%的共同基金同行。
2009年開始,瑪麗·羅頓(Marie Lorden)和瑪麗·皮爾森(Mary Pierson)也加盟Aston/Optimum中型股票基金,目前這個由女性組成的投資團隊已成為美國共同基金界中一道亮麗的彩虹。
女性作為投資者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心思縝密、忍耐力強、厭惡過大的風險等等。豪格拉德在談到女性作為基金經理的最大優勢時就曾這樣說道:“我們從來不碰不熟悉或者不明白的金融工具,這令基金的業績表現波動率較小。”
研究顯示,在2007年肆虐市場的金融風暴前夜,女性管理的基金使用杠桿的僅為行業平均值一半左右,危機時也提供了與男性基金經理相比穩定的回報。
推薦閱讀
新政來襲PE潮退天津另覓生存之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國投資界中的“猛女”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11/39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