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資投行又迎來一波倒春寒。
最近兩周,剛陷入“有毒文化”丑聞的高盛又開始精兵減員,投資銀行和交易部門取代后臺支持部門成為新一波裁員的主要目標。這一輪裁員是高盛對員工進行年度篩選的一部分,一批未達成業績目標或者能被技術性替代的雇員將被遣散。
在中國內地,高盛目前還沒有明顯的裁員舉動。在香港,一位高盛香港的員工向記者透露,“一直陸續有人走。交易部門的一個合伙人剛被炒。不過,還沒有大規模的裁員動作。”
高盛發言人對裁員不予置評。
高盛裁員并非孤立事件。摩根大通和美銀美林都有不同數量的裁員計劃。盡管裁員數量不同,但裁員原因都一致,就是業績表現不理想。
績差部門成重災區
事實上,這早有端倪可尋。
去年下半年,高盛管理層已經定下14億美元的成本縮減計劃,主要通過裁員和削減獎金等手段來實現。高盛的財報顯示,2011年的薪酬及津貼支出已經同比減少20%至122.23億美元。從高盛提交SEC的文件還可以看出,截至去年年底,其全球員工總數已經比2010年底減少2400人。去年年底,高盛香港的外匯交易部門至少裁減5個人,占整個部門人數的13%。
“還有一部分人需要離開。”今年1月,在回答高盛如何完成成本縮減計劃時,財務總監David Viniar曾在電話會議上早已暗示。
今年2月,一些業績表現較差的員工已經拿到了偏低的獎金,對于沒有被低薪酬逼走的員工,這一輪裁員可能會將其清理出戶。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高盛此次裁員的規模和波及的地區范圍。
持續裁員與高盛大幅下滑的業績有關。去年,高盛總體利潤同比下滑近47%至44.4億美元,比2009年更是大幅下挫67%。股本回報率僅3.7%,比2010年下降7.8%。
從業務板塊看,高盛股票承銷業務凈收入同比下滑26%,拖累整個投資銀行部門的收入萎縮至43.55億美元,同比減少9%。固定收益、貨幣及大宗商品交易凈收入同比減少34%,拖累機構客戶服務凈收入下降21%至172.80億美元。高盛的投資及借貸業務凈收入僅21.4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72%。
在此情況下,投資銀行和為機構客戶服務的交易部門這些業績表現較差的部門成為裁員重災區。
摩根大通、美銀美林為伴
高盛并不孤單,以資產計美國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最近也開始新一輪裁員。
“已經有一個副總裁(VP)被裁。”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但該人士并未向記者透露其所在部門。
去年10月底,摩根大通在香港曾裁員10人,全部是第一年的分析師或經理。今年1月,摩根大通的資產及證券服務部門剛削減了約100人。在新一波裁員中,證券交易部門成為主要目標,約有5%的員工被裁。
美銀美林的明星分析師Steven Milunovich近日也遭解雇,Steven在被裁前擔任美銀美林的董事總經理,他在2005年華爾街日報的調查中,曾是計算機行業分析師中的“頭牌”。
去年底,美銀美林曾宣布將在今年第一季度于全球裁員1600人,1月中旬,香港已經有約15個董事總經理被裁。上個月,美銀美林又內部通知股票銷售、交易和研究部門的員工,3月中旬將有一輪裁員。
事實上,與高盛的業績下滑不同,摩根大通和美銀美林去年的業績均有不同幅度的上揚。其中,摩根大通去年全年凈收入創下190億美元的新紀錄,比2010年增加9.2%。不過,這一增幅對于股東來說,說服力可能還不足夠,2010年全年凈收入的同比增幅曾高達48%。
美銀美林則錄得凈收入14億美元,扭轉了2010年全年凈虧損22億美元的局面。不過,包括投資銀行、固定收益、銷售交易部門在內的全球銀行及市場業務在去年第四季度錄得凈虧損4.33億美元,全年凈收入29.67億美元,同比下跌53%;居民房地產服務業務的凈虧損則從2010年的89.47億美元擴大近一倍,達195.29億美元。
推薦閱讀
汪海兵詳解財報自由落體 淘米轉型背后的得與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資投行裁員“大躍進” 業績表現不理想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323/4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