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創始人與投資人的權利爭奪,最終在不可調和的利益沖突下升級為一場波及面甚廣的“戰爭”。
公開對抗,隔空罵戰,罷工,休市,民族情結,契約規則,復雜的博弈手段伴隨著一幕幕驚險劇情不斷上演,一時間,控辯雙方立場明確,僵持不下。
然而僵持的局面在此時出現了變化,對抗主角間透露出的協商意愿令鰲兵露出一絲轉機。
事實上,在關注雷士風暴即使演進到今日局面,也仍有聲音認為各方的矛盾絕非不可調和,以當下的情況分析,兩種迥異的“雷士戰爭”的結局已經進入人們的視線。
第一種可能的結局,各方在宣泄之后,重新開啟談判環節,相互妥協。從目前了解到情況來看,這種結局的可能性將是大概率,因為不管閻焱、吳長江還是施耐德,本質上是在一條船上的,船要是沉了,對誰都沒有好處;
一方面,吳長江敢于再次現身,也說明此前的一些比較“大”的麻煩,即配合調查的說法,已經得到了解決。剩下的關聯交易問題,只是商業層面的問題,這個是有明確規則可循的;
與吳長江合作,而對于閻焱和施耐德來說,當下公司面對的“逼宮”局面也能得到平息,這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公司進入正常軌道,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這一點,無論是閻焱,還是施耐德,還是吳長江,都玩不起。
所以,最重要的是,三方如何能商議好利益,可以重新合作。畢竟合作成本已經提高,這才是他們要面對的問題。
結局猜想二:談判崩裂,創始人、投資人和戰略投資者三方的合作徹底決裂,誰都沒有贏,戰爭也無休止進行,政府必然介入,那么局面就會更加復雜。
從目前了解到情況,第二種結局的可能性更小,畢竟,這是他們每個人都玩不起的戰爭。
推薦閱讀
小南國、永達汽車,越來越多的企業,不惜低價在香港上市。 2012年上半年,3家內地企業去香港主板上市,其背后的PE機構獲得平均賬面回報僅為0.93倍,為此,4家知名投資機構賬面浮虧——辛辛苦苦看項目、盡職調查、投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雷士戰爭”結局猜想:或重啟談判相互妥協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4/20120714/75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