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度傳言四起的阿里巴巴赴港上市疑團日前撥云見日,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兆禧表示,集團不選擇香港作為上市地點。實則對阿里巴巴和香港市場雙贏的赴港上市計劃為何最終流產?阿里集團的宣布意味著徹底告別香港資本市場,還是會另有轉機?記者試圖從各種線索中抽絲剝繭,探尋事件未來的發展方向。
馬云和他的“中國合伙人”
在阿里管理團隊首次就上市事宜作出的公開表態中,陸兆禧10日為這一問題蓋棺定論,“今天的香港市場,對新興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還需要時間研究和消化,我們決定不選擇在香港上市。”
陸兆禧口中的“新興企業的治理結構創新”正是雙方未能達成協議的焦點,而這一焦點源自馬云和他的“合伙人制度”。
根據被披露的馬云發給員工的內部郵件顯示,從2010年開始,阿里巴巴集團開始在管理團隊內部試運行“合伙人制度”。即每年選拔新合伙人加入,他們必須具備“在阿里巴巴工作5年以上,具備優秀的領導能力,高度認同公司文化,并且對公司發展有積極性貢獻,愿意為公司文化和使命傳承竭盡全力”。經過3年試驗,阿里巴巴目前擁有28名合伙人。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建立的不是一個利益集團,更不是為了更好控制這家公司的權力機構。”馬云說。
馬云認為合伙人作為公司的運營者、業務的建設者、文化的傳承者,同時又是股東,最有可能堅持公司使命和長期利益,為客戶、員工和股東創造長期價值。
不過,這并沒能消除外界對于這種制度下決策透明度的擔憂。擔憂的焦點則集中在阿里巴巴上市后“合伙人”對董事會的控制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包括馬云在內的“合伙人”目前僅持有約10%的股份,美國雅虎、日本軟銀則擁有約24%和36%的股份。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在這樣的股權結構下,馬云等人設計出“合伙人制度”是為維系其對公司的控制權。
雖然阿里巴巴和香港方面均沒有透露雙方商議方案的細節,但阿里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上月26日的文章《阿里巴巴為什么推出合伙人制度》中披露,“我們的方案充分保護了股東的重要權益,包括不受任何限制選舉獨立董事的權利、重大交易和關聯方交易的投票權等。”
根據香港媒體報道的上市方案,阿里合伙人擁有在董事會內提名多數董事的權利。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溫天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合伙人制度相當特殊,在香港市場上沒有先例,“對于香港監管機構,這真是一個在企業管治創新與市場準則之間的兩難選擇”。
以公平為底線的香港“同股同權”原則
阿里方面10日稱,集團曾經和香港市場監管機構進行過幾次接觸和非正式溝通,阿里巴巴沒有遞交過正式申請,沒有要求過雙重股權結構,沒有挑戰香港市場所奉行的“同股同權”標準。
對此,記者試圖采訪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雙方均以不便對個別公司的上市事宜發表評論為由拒絕接受采訪。港交所新聞發言人在回復記者的郵件中還表示,“我們十分愿意聆聽和學習市場各方的意見,但是否要修改相關上市規定,需由上市委員會和香港證監會共同決定。”
就在不久前,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立法會上公開表示,無意改變港交所上市審核的職能,也無計劃就新股上市采取不同股權制度展開公眾咨詢。
陳家強還說,香港上市規則規定不能設有雙重股權,為了保障投資者權益,必須堅持“同股同權”的原則,“股本權益與股本的經濟價值應該一致”。他還援引海外例子,指出容許上市公司以雙重股權上市并非主流。
溫天納指出,不可否認阿里巴巴是企業管治水平非常優秀的公司,但阿里巴巴的成功也與馬云的個人魅力分不開,“誰也不能保證未來的合伙人都如馬云一樣高瞻遠矚”。而且如果為阿里開了特例,其他公司的類似要求將挑戰香港長久以來的公平原則。
阿里上市路在何方
阿里巴巴在10日同時表示,目前還未就最終上市地點做出選擇。業界普遍預計,如果確定不在香港上市,那么美國似乎是阿里最佳選擇,但也將面臨重重問題。
“美國市場的最大吸引力在于對控制權的保證,其允許雙重股權制度,支持馬云及其管理層占據主導地位。像納斯達克還具備長期成熟穩定的科技型投資者。”溫天納說。
但他也表示,美國市場監管較香港更為嚴格,同時美國集體訴訟文化悠久,如果選擇美國上市,阿里巴巴的一些財務問題及信息披露等日后也都面臨風險。“再加上之前的轉移支付寶事件和2012年阿里旗下子公司私有化事件,均使美國的專業投資者對阿里巴巴的信心蒙上陰影”。
更為重要的是,雖然美國允許雙重股權制度,但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在美國同樣沒有先例,二者并不完全相同。雙方還需要一定時間協商,協商的結果也存在變數。
正如蔡崇信在自己的文章中所言,“作為一家主要業務都在中國的公司,香港自然是我們上市的優先選擇。”
如果阿里巴巴真正放棄香港上市,它將失去熟悉的市場環境、內地和香港眾多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以及較高的估值。改變上市地點需要重新設計上市準備,牽涉的稅務、審計和時間成本也均高昂。
對于香港而言,失掉阿里巴巴不僅意味著將可能是全球市值第三大的網絡公司拱手相讓,還對香港努力打造的中國科技集資中心地位造成沖擊。
“阿里巴巴過去10年發展非常迅速,他們緊跟市場潮流,搶占先機,成為最具創新能力的公司之一。”對于這家發展潛力巨大的公司,溫天納建議阿里與香港相關機構繼續尋找合適的方式打開目前僵局。
推薦閱讀
微軟首席執行官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就要退休了,這是有原因>>>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解讀阿里巴巴為何放棄在港上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3/290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