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近期頻繁曝出的用戶遭智能手機預裝軟件“綁架”問題,工信部即將于下月正式實施的《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要求,手機廠商預裝軟件必須要通過工信部的審核關卡,同時,這一規定要求手機廠商不得安裝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戶信息的軟件,給用戶造成流量消耗、費用損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軟件。但上述規定是否能真正解決手機預裝軟件亂象,業內人士坦言恐難以徹底解決。
在“應用為王”的智能手機時代,大多數用戶遭到了手機預裝軟件的“綁架”。近一段時間,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獲悉,搭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預裝軟件最高達到二三十款,且用戶無法刪除卸載。當下,十幾款應用軟件預裝在安卓手機中成為常態。這些預裝軟件中既有手機廠商自家的應用也有第三方廠商的軟件。消費者普遍詬病的癥結問題在于,預裝軟件無法卸載,預裝軟件中存在惡意扣費、竊取用戶隱私信息等安全隱患。
某主流賣場的一位銷售人員透露稱:“目前國產手機的預裝軟件大致有三種途徑,一是運營商向手機廠商定制時,會要求手機內部綁定自己的相關應用;二是當手機出廠時,手機廠商預裝自家或第三方的應用程序;三是在手機層層分銷過程,經銷商很可能會以渠道推廣為籌碼,與軟件商合作進行預裝,或后期刷機預裝軟件�!�
工信部上述一紙“禁令”似乎讓人們看到了預裝軟件亂象解決的曙光。然而,業界專家卻對此并不樂觀,認為這一規定恐怕依然難使用戶一勞永逸。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道:“這一規定僅從手機出廠方面對手機廠商進行了某種約束,但卻并未出臺配套的監督實施和懲罰措施,手機從出廠到達消費者的這一時間段處在監管真空地帶,也為惡意軟件預裝手機提供了可乘之機�!�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利潤本就微薄的低端手機廠商來說,預裝軟件已成為營收的重要來源,他們在手機出廠前通過政府部門的進網許可后,仍可以在經銷途徑中預裝軟件。
有觀察人士指出,預裝軟件在國內已形成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利益鏈,覆蓋手機廠商、電信運營商、各級經銷商、應用軟件提供商、渠道推廣商等等。事實上,在技術層面斬斷這條產業鏈并無難度,但是相關方面對整治預裝軟件亂象并無直接的驅動力和積極性,因而在很大程度上犧牲了消費者的利益。
通信專家項立剛則指出,手機預裝軟件亂象要想根除,取決于政府的整治決心與監管懲罰力度有多大。如果對手機廠商提出嚴格的要求,驅使廠商去整肅各級渠道,加之運營商的有力配合,方能真正使消費者免除預裝軟件泛濫的困擾。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4G網絡試商用正在加快步伐。繼中國移動廣東公司公布4G套餐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下月起手機預裝軟件須向工信部報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05/20131015/29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