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在時代猶如海市蜃樓般美麗,吸引著各行各業的巨頭蜂擁而入,近期地產巨頭萬達更是高調宣布介入電商,似乎電商迎來了群雄割據的“戰國時代”。據市場調研公司FaceFes數據顯示,4年前,中國2.5億網民,4年后的今天高達5.3億;4年前中國手機網民0.7億,如今高達3.5億。在過去的2011年,電商經歷了冰與火的考驗,上半年的虛火上升,到下半年中國概念股赴美上市窗口的關閉,電商成了燒錢的無底洞,網的集體自殺,盛大品聚網、奢侈品網站呼哈網、網易尚品猶如沙漠找水,最終干枯。凡客、拉手無緣IPO,電商寒冬論不絕于耳。融資無錢、上市無期、盈利無望成為電商揮之不去的噩夢,卻阻擋不了各行各業的巨頭加入電商的腳步,因為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電商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主要的消費方式。
盈利成電商死穴
以小米手機叫板喬布斯的雷軍投資的凡客,身陷泥潭,繼“裁員門”、“虧損門”高管出走事件之后,死庫存十幾億、4年虧損高達幾十億。電商虧損是業內的普遍現象,營業額倍增但卻盈利無期,上市圈錢失敗,以至于樂淘、京東創始人喊出“電商是騙局”等論調。亞馬遜一開始到現在都沒有盈利。不要和電商談盈利,電商就是燒錢行為,長此以往電商是沒有任何前途的。沒有盈利,電商如何上市賣出好價錢,投資者如何收回投資?FaceFes數據顯示:2009年到2011年11月,PE、VC投資電商行業共有225筆,這其中千萬級美元的投資比比皆是。電商如此的表現,這對創業者和投資者都是巨大的打擊。
萬達的高調進入及各行各業的蜂擁而至,似乎電商“錢景無限”,在電商們欲哭無淚之際,2011年手機全年成交金額近120億元,同比增長了6倍。手機購物創造了奇跡,這與身陷泥潭的電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用戶的購物習慣也在發生著改變,移動電商規模增長了5倍。據FaceFes數據顯示,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了393億,同比增長97.5%。智能手機空前火爆,中國電信也加入到了蘋果家族,中國持續發力,中國智能手機的銷售將爆發式增長,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PC,移動電商將成為消費主流。
人們購物習慣的改變,傳統電商需要重新制定商業模型和推廣方式,移動電商隨時隨地的便捷性,智能手機融合電腦、電視的趨勢已經成型,于是眾多企業的蜂擁而入也顯得不足為奇,電商本身具有的先天優勢,不受空間限制的便捷性成為影響未來人們生活方式的主因。面對移動互聯網及三網融合的大潮,中國企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電商將成為未來主流的消費模式,企業如何立足自身的主營業務,通過無處不在的網絡進行線上線下交易。但電商最大的問題是犧牲利潤,通過價格戰來主導市場,這是電商虧損的源頭。團購網站更是錯誤的將營銷手段作為了一種盈利模式,滿足了用戶,以犧牲企業利潤為目標不可能長久。
低價成電商毒藥
電商引以為豪的是價格優勢,似乎成為規律,于是低價劣質成為了代名詞,同時也成為假貨的分銷平臺。企業追求利潤是第一目的,但犧牲利潤獲得用戶的自殺行為卻成為電商招攬用戶的利器,最終把自己逼上了死路。團購網站的集體自殺已經證明了電商的市場法則完全犧牲利潤換取用戶的做法是錯誤的,眼下風靡全球的免費開源手機操作系統Android就是用免費午餐吸引了大批用戶,但卻成就了蘋果的iOS,也害死所有的應用商店。沒有利潤,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似乎不是電商們遵循的生存法則,電商才會有今天的危機。
將低價進行到底是時下電商們最為依賴的武器,也是吸引用戶的手法,雖然沒有了實體店鋪的巨大投入,高額的投入,物流成本在蠶食著本就菲薄的利潤,無利可圖是電商最真實的寫照,給消費者形成了賣商品先上網上看價格,而后做出比較。低價成為電商吸引用戶的唯一手段,這對線下的銷售造成致命的打擊,于是為了謀求利益,假冒偽劣橫行,透支消費者的信任度,最終被消費者拋棄。電商們的尷尬處境為眼下蜂擁而入的企業發出了預警,要想通過電商獲得市場,沒有必要犧牲利潤換取用戶,而是通過質優價廉的商品和服務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獲取足夠的利潤空間,做出更好的產品,企業才能健康發展。面對滾滾而來的移動互聯網和電商大潮,企業應該遵循企業生存法則,獲得足夠的利潤獲得維持生命,低價將把企業逼上死路。
電商應和傳統商業一樣用利潤支撐,拋開低價誘惑,做好產品、做好服務。電商雖然是運營成本低廉,但依舊是商業行為,低價是電商的毒藥,飲鴆止渴無疑是自殺。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223/3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