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稱市場激烈反應透露樂觀情緒
發出私有化要約的第二天,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22日在香港聯交所復牌高開,每股報收13.2港元,較9日停牌時股價漲幅超過42%,逼近阿里巴巴日前公布的回購價。
根據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2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這家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旗艦子公司擬將終止上市地位。阿里巴巴集團提出以每股13.5港元的價格回購上市公司約26%的股份,預計將耗資約190億港元。這一回購價較此次停牌前的最近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格溢價60.4%。
訊匯證券董事總經理沈振盈認為,復盤后阿里的股價已經溢價逾40%,散戶投資者可以開始考慮沽出,如果私有化不成功,股價可能會出現大幅下跌,屆時投資者將被套牢。
另有分析認為,復牌當天超過23億港幣的成交量,已經透露出市場對私有化目標價的認可,阿里巴巴此次私有化最終獲得股東批準的可能性較高。
阿里巴巴于2007年上市,彼時恰逢股市最高點。然而上市后不久,金融危機來臨,恒指持續走低,阿里巴巴股價表現同樣不盡如人意,甚至一度跌破4港元,縮水至最高位的將近十分之一。資本市場普遍認為,阿里巴巴此時尋求私有化的背景之一是股價長期被低估。
“雖然股東對股票回購計劃的反應還有待觀察,但按照溢價情況及股市反應來看,估計會比較順利。目前公布的回購價對股東具有吸引力。”中國實驗室董事長、網創始人說。
不過,回購計劃能否完成仍然存在不確定因素。根據香港證監會的規定,私有化計劃完成還必須同時滿足兩項條件:出席會議的獨立股東所持投票權的75%或以上同意,收到的反對票票數不得超過獨立股東的投票權的10%。
私有化背后猜測紛紜
對于旗下子公司的私有化計劃,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說:“將阿里巴巴私有化,可讓我們免于承受擁有上市子公司所面臨的壓力,能夠制定對客戶最有利的長遠規劃。”馬云表示,私有化要約也可以為我們的股東提供一次具吸引力的變現機會,而不必較長時間等待公司完成轉型。
記者從阿里巴巴集團獲悉,從去年開始,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戰略轉型業務升級,將重點從增加用戶數向提升買家在交易平臺的用戶體驗轉移,專注質量,同時在新業務上積極探索和投入而不是馬上追求回報。此戰略雖然對公司長遠發展有益,但會在中短期內對公司的財務結果產生影響。
一位接近阿里巴巴集團的相關人士表示,相比集團旗下的網、天貓等子公司,從事B2B業務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作為上市公司,與整個“阿里系”的生態系統相對疏遠,將其業務與其他子公司的電子商務業務整合也比較困難,擺在眼前的私有化目的仍然是企業調整與轉型。
而此前一周多時間的停牌已經引發諸多猜測。對于“上市公司私有化是阿里巴巴整體上市計劃的第一步”的猜測,阿里巴巴方面援引公告回應稱,回購股份并不意味著新的上市計劃。
“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目前沒有在任何市場上重新上市的計劃。集團目前也沒有上市的計劃,即便打算上市也是幾年后的事情。”邵曉鋒說。
對于目前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正在洽談的阿里巴巴集團股權事宜,阿里巴巴集團秘書長邵曉鋒援引公告表示,該洽談與私有化事宜“完全是兩碼事”,“私有化并不是雅虎與阿里巴巴集團可能達成交易的先決條件,阿里巴巴與雅虎的交易也不是私有化的先決條件。”
有分析認為,與此前所有權轉讓等一系列事件的相似,此次將上市公司私有化,可能同樣是為阿里巴巴集團從大股東雅虎手中奪回所有權增加籌碼。
公開資料顯示,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間的股權合作關系始于7年前。2005年8月,雅虎以10億美元加上雅虎中國的資產,兌換了阿里巴巴集團39%的股權。而按照雅虎入股阿里巴巴時簽下的協議,2010年10月,雅虎在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的投票權從此前的35%增加至39%,同時有權增加一名董事,而馬云等管理層的投票權降至31.7%。雅虎至此成為阿里巴巴集團名副其實的頭號股東。馬云曾多次提出回購雅虎手中的阿里巴巴集團股權,但并未如愿。
“集團越做越大,但核心掌控權卻不在自己手里,馬云近兩年來的一系列戰略布局中,奪回控股權都是核心。”方興東說。
“長遠來看,阿里巴巴集團未來整體或分拆上市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至少從目前來說,在馬云拿回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權之前,上市會增加回購價格的不確定性,馬云在交易中的主導性也會因為上市公司因素而減弱,這不會是阿里巴巴希望看到的局面。”方興東說。
有分析認為,即便只是從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早先已啟動的名為“長征”的項目、專門處理雅虎股權事宜來看,就算私有化計劃順利完成,阿里巴巴集團解決雅虎對其控股權恐怕仍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正風生水起 阿里巴巴為何突然要“退市”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226/34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