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從0到100米/小時需要不到8秒的時間,強勁的發動機能讓提速一下子跨越兩個數量級。但有另一種速度——從0到3億9個數量級的跨越,僅僅需要不到1個月的時間,這就是的燒錢速度。
而也正是這種超然的速度,讓我們幾乎一夜之間就熟知他們。兩年間,耳熟能詳的團購品牌,與百團之爭、千團之爭的凋零和千萬、億萬的燒錢口號似乎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那些昨天高亢,今天落寞的團購網,鑒證了團購們步步驚心燒錢速度的同時,那些依然矗立的團購們,則成了這場慘烈淘汰賽之后的真英雄。
那些“有錢燒錢沒錢借錢”日子
“燒錢,是一種戰略,但也是一種“癮”,它鑒證了團購兩年中團購網的沉浮�!�
2011年4月,拉手網在突然獲得到1.11億美元的風投之后,開始了史無前例的瘋狂擴展。這種拓展速度接近瘋狂,幾乎一夜之間他們從原本的幾十座一下子變成最多時的1000多座,市場費用陡增至龐大的3.8億之多。然而,也是拉手的這種“把錢當紙燒的闊氣”,頓時掀起了團購網集體融資燒錢的風潮。據統計,團購兩年間的高峰時期,曾約有20家中國團購網站獲得了超過7億美元的融資。
而也正是這種信奉“誰能搶到品牌的至高點,誰就有贏的可能”定律,開始讓一些團購網陷入到全面燒錢的誤區,變得不能自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造成2011年年末的“團購網冬天”現象的導火索。一家名為團寶網的成為那個燒錢時期的典型代表,上線不久依靠瘋狂燒錢在行業“名聲大起”。據統計,其光是用于宣傳的費用就高達5.5億之多。但“后起之秀”的榮譽并沒讓團寶網獲得相應的市場“關照”,相反隨后突如其來的投資收緊,讓正處于燒錢興頭之上的團購網們,集體性陷入了缺錢狀態。資金鏈條的斷裂,讓團寶網、24券等曾經風頭正旺的團購大佬,一下子變成生活窘迫的路人甲。有人甚至形象的形容這些團購網的窘狀:昨天擺在辦公室上沒抽完的雪茄,今天就成了他們的可當之物。
留下來那些人的致勝策略
“千團淘汰賽后,那些活下來的傳奇�!�
“要學會有選擇的戰略性投資”做廣告和媒體公司出身的F團 創始人,在這點上深諳其道。即使在那個“集體性盲從燒錢期”,他依然堅持用新用戶獲取成本、平均單個銷售人員對營收的貢獻值等衡量標準,來作為決定其 是否繼續投資的判斷依據。甚至在那個大多數團購網大興盲目擴張之時,他們還創造出一套自己獨有的“銷售終端通過數據演算法”,來促使自己冷靜判斷浮躁現象 背后的真實局勢。
“廣告人追求的是用‘1個億換取2個億’的收益,而不是拿‘3個億去砸5000萬’的效果�!盕團林寧一直讓自己和F團團隊堅守這一個信念。事實證明,這成為幫助F團最終在逆境中越挫越強的關鍵策略。
在這一點上,QQ團購則做得同樣出色。往轉換率高的渠道拓展,有意讓產品合作方式變得多元化等手段,在那個集體浮躁的年代中,幾乎少有團購網們能夠依然旁若無人的冷靜思考。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思考,才讓他們最終“幸運地”活了下來。
“�!毕聛淼膬r值
“浮躁的燒錢年代,成為了篩選“真金團購網”的簸箕。”
那些借助戰術活下來的團購網“剩斗士們”,成為了這場資本之爭、規模之爭背后的 最后贏家。面對還未完全激活的國內團購市場,他們成功的得到了最終市場主導權。這就像是尋寶電影中,那些最終不貪圖一時浮華,而堅守目標成為最后的獲勝者 一樣。在兩年殘酷的團購激戰中,“存下來的經驗”反而成為他們最為寶貴的技術壁壘。
如今F團和其他剩下來的團購網們,此時有了比以往更多機會去搶占市場的至高點。但對于F團林寧來說,他似乎并不滿足團購市場的現狀。在他看來,團購網對市場影響的潛力還遠遠未能發揮出來。
“我會在廣告投入的精細化;用戶體驗、賣家管理的系統研發進度上投入更多的力量”經歷過那場血雨腥風團購資本戰之后的F團林寧這樣說。在他看來,團購網是一個讓買家淘到實惠的地方,也是一個讓更多商家得到機會的平臺。要做大這個平臺,必須投入精力去剖析團購本質和創造其背后更多有價值的工具。
在這個團購網越來越深入生活,價值呈現演變的時刻,團購網的玩法也正潛移默化地 進行著轉變。人們開始從團購網中,獲得到更多的商品——這些商品種類可能是本地化的服務,例如家政、攝影、教學等等,原本沒有的品種類型。另一方面,對于 商家來說,他們也開始反思團購平臺對其帶來的具體商業價值,而非停留在原本的簡單促銷。價值深度上的轉變,讓整個團購行業又再度充滿了變數。
“團”出來的消費理念轉變
而團購的變數,就像是一個神奇的魔術,它不僅僅對商家促銷和經營方式帶來了改變,甚至,對于城市中普通消費者的日常出行消費理念,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就像是,你我彼此過周末時的前幾天,總會習慣性的刷刷F團或其他團購網,看看周末有哪里便宜大餐,哪里的電影院正在搞給力的電影票團購促銷活動。
團購網的首頁,成為了很多人選擇高性價比生活的必去之處。這無意中使得普通人的消費速度被加快,舉個例子:可能很多朋友原本一月去一次電影院的頻率,因為團購票價的便宜,變成一月去4次。每一個周末,都會因為能“團到優惠票”而變得豐富多彩。
而對于許多“團購狂”來說,即便是中午下班后的“工作餐”,都會去團購網中挑選團購。每天早上打開團購網,成為了這些人的“習慣動作”。理性消費習慣,正在這種價格讓利中,被逐漸培養成型。團購兩周年中,為我們帶來正是“衣食住行”上的消費觀念改變。
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更愿意相信讓商家、消費者都“得利”的團購網才能最終生存下來。就像是一面專心為商家提升營銷價值,一面為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的團購商品的F團,或許也像是擁有廣大潛在用戶的QQ團……在看似容易“同質化”的行業中,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和商品,是確保更多商家入駐的動力,更是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商品的前提。
團購兩年,是一個行業的階段性總結,它讓我們從模糊到清晰地認識了團購網這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平臺工具;團購兩年,也是未來開始的一段序幕,它掀開全民團購時代輝煌的一角,也為團購行業拉開了充滿希望的曙光……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不惑2年?團購業上演“步步驚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320/4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