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Meters/bonwe,簡稱美邦),無疑是一家優秀的民營服飾企業,從1995年在溫州街頭開出第一家服飾專賣至今,已經在全國擁有近4000家門店,年銷售75億元、利潤逾10億元,公司擁有“Meters/bonwe”和“ME&CITY”兩大品牌,其綜合實力位居中國市場休閑品牌服裝之首。
如果說美邦是服飾實體店中的巨無霸,那么在虛擬網絡中也有一個“成長的巨人”在快速崛起——凡客誠品(VANCL)。如果說美邦的創始人周成建是一個懂得裁縫的業內人士,在做服裝上有一定的先發優勢,而凡客誠品可以說是由一個完全沒有做過服裝的門外漢、原卓越網創始人創立并獲得快速成功的。2010年,凡客的銷售額高達20多億,并且今年這一銷售數字一直呈現爆炸式的增長態勢。
一個是線下的大鱷,一個是線上的新貴,然而進入2011年,美邦卻做起了在線,首度“觸網”,而一直對高度依賴的凡客也開起了實體店。從“由重到輕”到“由輕到重”,兩個中國本土優秀的服裝巨頭,由此有了一些生動的交集。
殊途同歸的背后,蘊含著兩個巨頭成熟的企業發展脈絡以及現今多元復雜商業形態下,企業立體形態打造的思考。
立身:被定義的“虛擬經營”VS外包的“低價快時尚”
1998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張德江視察美特斯邦威,認為其運作模式相似于自己在國外所見的“虛擬經營”,由此,美邦在服裝行業成了“虛擬經營”的代名詞。
美邦是如何“虛擬經營”的呢?
可能有人會認為既然創始人周成建是裁縫,那就自己開工廠,逐步發展吧。其實,作為一個農民出身的裁縫,創立美邦時,周成建手中啟動資金只有百萬余元,有限的資金既要推廣宣傳,還要投資設廠、選址開店,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能否找到一條借力打造的路子來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呢?
在對國內廣東、上海等服裝基地進行考察后,周成建發現國內有許多服裝企業設備先進齊全,可產品卻找不到市場,大量機器閑置。“既然這么閑著,為何不讓它們為我運轉呢?”他靈光一閃,決定摒棄老派做法,抓住產能過剩的機會,借外力實現自己的跨越式發展。
美邦服飾先后投入部分資金與廣東、上海等地80多家服裝加工廠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以年產系列休閑服1000多萬件的強大產能為美特斯邦威定牌生產,自己則把精力放在經營品牌上。這種方式與蒙牛頗為相似,蒙牛當年就是依靠打造品牌,控制質量,整合社會現有的生產加工資源為其生產牛奶,一舉
“讓牛跑出了火箭的發展速度”。
周成建始終認為服裝業幾乎不存在核心技術,“做衣服是簡單的,做品牌是復雜而系統的”。他一直把自己早年悟出的這一道理作為做大品牌的思路。
設計是服裝品牌的靈魂,美邦把虛擬經營節省下來的資金,大量投在服裝設計上。周成建1998年在上海專門成立了設計中心,從法國請來一位頂級服裝設計師呂克擔任集團設計總監。2001年,美邦邀請郭富城做品牌的形象代言人。2003年6月,又聘請臺灣人氣小天王周杰倫出任新一任形象代言人,2011年又邀請了林志玲做形象代言人。
在貨物積壓嚴重的服裝行業,美邦令人稱道的還有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模式的服裝商業流程。美邦由加工廠的ERP、內部的管理系統和專賣店的信息系統三個系統構成了“虛擬式發展。企業”,集團為所有專賣店組建了一個強大的信息庫,總部能隨時查閱每個專賣店的銷售業績,快速、全面、準確地掌握各種進、銷、存數據,進行經營分析,及時做出促銷、配貨、調貨的經營決策。“一張訂單的處理周期原來要10天,現在只要兩三天。”周成建說,“速度比時尚更重要。”
面對一舉擴大的銷售規模,美邦服飾又不可避免地面臨復雜的物流配送問題,美邦依然憑借其“借力”的老辦法,將物流有限度地外包給物流公司,不過整個調配數據則由公司自己掌握。
與ZARA一樣,美邦通過對上下游各類社會資源和自有資源的整合,牢牢占據了產業鏈中的中樞環節,確保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強大的競爭優勢。
根據CTR于2007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市場調研,美邦品牌在14~35歲消費群所熟悉的157個休閑服裝品牌中的第一提及率達35.6%,遠高于行業其他競爭對手。在知名度、購買率和品牌忠誠度上,美邦也領先于主要競爭對手。
凡客誠品(VANCL)的目標是“成為互聯網快時尚品牌”。這家成立僅幾年的新公司,最初就是一個植根于互聯網的服裝品牌,在互聯網上賣衣服。凡客最初的銷售模式是當年紅極一時的PPG模式,當時的PPG男士襯衫曾經用一年的時間就在互聯網上銷售數萬件,在電商行業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畢竟當年專門生產銷售襯衫的雅戈爾年襯衫銷售量也不過如此。
凡客誠品的起步也是從男士襯衫入手,到今天已經涵蓋男裝、女裝、童裝、家紡、鞋五大品類,數千個品種。2007年10月18日凡客網站上線,當天只賣了10件襯衫,能取得如今的業績得感謝國內的生產制造企業。當年的凡客誠品也是抓住了外貿業務下滑,大量的外貿生產企業試圖在國內尋求銷售的轉型機遇。
凡客在考察了大量的國內生產加工企業后發現了大量的國際品牌,這些國際品牌的訂單上至國際頂級奢侈品品牌,下至快速流行的市場品牌,生產制造企業的規模動輒上億元甚至上十億元。這個行業,也與其他諸多受益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行業一樣,無比強大。凡客誠品正是看到這樣的加工生產制造水平,才進入了服飾銷售的電子商務行業。
強大的生產加工作后援支持,保證了凡客誠品的產品質量已經能夠像國際一線產品一樣有了保障。在這個基礎上,凡客誠品立足做好品牌。創始人陳年一度認為凡客誠品其實是一個激進的品牌,因為一上來就強調品質和時尚的款式,沒有虛飾,沒有夸張,踏實甚至老實,所以激進。
擁有全世界都在銷售的標準產品后,凡客需要的就是給顧客一個最實惠的價格,讓中國的消費者享受到低價格高品質的國際化產品。對于凡客來說有了產品,如何才能讓顧客認可自己呢,凡客誠品一度推出長達半年時間的全場免運費活動,讓消費者體驗和試穿,三十天無條件退換貨,給消費者充分體驗的時間和機會。
凡客誠品的低價優勢讓它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聚斂了財富。據悉,一般的服裝品牌會將成本價的6~10倍作為最終的銷售價格,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則將價格設定在成本價的20倍左右。凡客的銷售價僅是成本的1.5倍,凡客的價格是同等貨色下普通品牌的1/6,甚至是1/10。低價位,巨額的廣告宣傳,獨特的電子商務定位,讓凡客誠品在幾年間就快速成長起來。
而在產品價格控制上,陳年說他一點也不在乎別人叫他“價格屠夫”。從49元一雙的帆布鞋到79元一條的牛仔褲,幾乎就是北京動物園批發市場的價格。凡客牛仔褲憑借79元的低價搶購策略以及頗為性感的模特造型上線就賣出數萬條,與之前單日賣出2萬雙帆布鞋局面類似,凡客一直延續著“搶購必熱賣”的銷售勢頭。艾瑞咨詢發布的“2009~2010年中國服裝研究報告”稱,在自主銷售服裝B2C網站中,凡客以28.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321/4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