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以為形象代言人與品牌之間的契合度云云,都是經紀公司的文案里的瞎話,直到看見凡客續簽韓寒的消息。
4月3日,服裝公司凡客誠品再次推出了以韓寒為封面的品牌硬廣,涉及京、滬等十個重點城市的公交、燈箱——韓寒身著白色T恤,神情淡淡,“有春天,無所畏”。
與其說,凡客續簽韓寒是一起借機炒作的激進式推廣策略,還不如理解成,一次因感同身受而觸發的托物言志。
眼下的凡客,正處于自身發展及電商行業的“寒冬”,經過狷狂后的反思、丑聞來襲后的憤怒,創始人提出在2012年實現盈利,為凡客模式“正名”。
陳年借韓寒詠志
2010年,凡客第一次找到當紅女星王珞丹與青年作家、賽車手韓寒,作為首批形象代言人。彼時,陳年不厭其煩地逢人解釋,凡客體的走紅并非事先策劃,公司與王珞丹的簽約實屬意外,“韓寒更是后來的”。
品牌推廣的成功突如其來。在此助推下,凡客誠品又大膽啟用了“不是演技派”的藝人黃曉明,以及爭議度更高的超女李宇春,一并加入品牌代言人行列。
在凡客公司一名市場部人士看來,最讓他心里捏一把汗的應該是簽約李宇春,“凡客總是啟動有鮮明個性的代言人,用得好能產生很大能量,用不好就兩敗俱傷。但每一步都是冒險,你不會在事先知道,形象代言人會給用戶留下什么印象。”
最讓凡客冒汗的則是韓寒。
2012年1月15日,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老板在日志上寫到,“今天有兩件事令我非常非常驚奇,一是蒼井空老師出現在凡客年會上,二是麥田翻騰韓寒家底。”
彼時,凡客的首任形象代言人韓寒遭遇信任危機。
幾乎是同一時間,2007年誕生、一路志得意滿的凡客誠品在2011年下半年接連遭遇丑聞,先是傳聞當年年中啟動的IPO推遲,緊接著,公司高管跳槽、裁員5%、資金鏈斷裂、融資不利、被收購、CFO離職、庫存堆積等“壞消息”接二連三襲來,讓陳年這個向來淡定的文藝男無法繼續平和。一一辯解已無力,陳年高調操辦了“凡客盛典”,請投資方、重要供應商坐鎮,欲挫敗不利傳聞。
或許是相似的遭遇讓陳年談道,“最近有機會和韓寒聊了很久,他說很多事情我們都無能為力,但至少可以要求自己滿懷善意。我想這是對的。我們無法猜測造謠者的內心,但可以要求自己的內心和言行。”
遙記兩年前,陳年曾說,“無論是王珞丹還是韓寒,我的出發點,都不是要他們賣衣服的。”如今看來,更篤定了托人所言的志趣吧。
風控第一、速度第二
凡客丑聞纏身之時,恰逢中國行業的寒冬。
2010年的中國電商行業,網站大行其道,當當網、麥考林接連上市,各類垂直B2C被投資人強認,燥熱點燃了這個行業,讓人誤以為規模、速度、好故事就是力量。
凡客也是狂熱軍團中的一員,2010年底,剛剛領取了過億的融資,眼見著公司商品供不應求,陳年自信滿滿,甚至兩次發帖“立此存照”,揚言要靜觀亞馬遜中國、當當網等公司今后的表現。他還不屑于麥考林貴為“中國B2C第一股”的稱號,與行業大佬們一起調笑;發愿要收購LV,“然后把價格拉到和凡客一樣”。
狂熱如此高躥,以至于突然的下跌之勢也讓人招架不住。2011年,電商一夜入冬,眾多電商網站入不敷出、裁員、撤資、倒閉,樂淘網CEO畢勝感慨入錯行,“賠本賺吆喝的電商比比皆是。”
“麥考林和當當網的股價低迷并不代表中國B2C,團購網站解散也不是行業全貌,很多網站做不下去有前期急躁冒進的成分,更多是自身運營問題。”一位電子商務網站負責人反思說,“我比較看好凡客誠品和京東商城,他們是行業的領跑者,如果這兩家能順利IPO,他們的股價走勢才是更多代表中國B2C。希望他們能證明中國電商的模式在根本上沒有出錯。”
凡客也是這么想。該公司一位相關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凡客2012年的目標是“實現盈利,用盈利證明凡客模式的正確性。”他透露,2011年凡客的總營收比上一年度增長150%。但近一年多來激進擴展的惡果也顯現出來,陳年在內部會議上對此多次反思,最終調整今年凡客誠品的公司戰略為:控制風險第一、速度第二。
“凡客的商品以服裝為主,總體毛利率在30%~40%,這部分變動不大,但要控制其他運營成本,并為調整盈利做準備。”為此,凡客在去年9月初步調整了內部構架,將產品部與營銷中心整合為事業部,單獨成立數據中心,加強精細化管理及考核。該人士透露,凡客預計今年第四季度可對外宣布是否盈利。
“會降溫,風雨也是必須的。但,春天來了。”3月15日,陳年在上寫道。4月3日這一天,他又轉發了一條微博——韓寒的品牌,“有春天,無所畏”。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410/49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