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幾年。”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現實寫照。
當前赴后繼的創業者們在商業意識經營智慧上相差無幾時,模式便成了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誰能在下一個即將爆發的新模式里率先卡位成功,誰便能擁有與未來對話的資格。從門戶、、視頻、,到再到,莫不如是。
2010年后,無疑成了中國互聯網新商業模式探索的集結地。
當groupon創造的這一“舶來品”甫一登陸,僅僅不到一年時間,團購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孵化出千團大戰的盛景。在創業者、資本、媒體三方的共同簇擁下,團購業迅速被催化成了中國互聯網創業的一場巔峰狂潮。
2011年,正當所有人都在暢想未來,沒有人會意識到泡沫退潮的速度會如此之快。年中開始,大量中小團購網站資金斷裂紛紛關站,團購大佬們也逐漸感受陣陣寒冷:窩窩團大幅裁員瘦身,團寶網年尾深陷破產倒閉危機,在關于團購鼻祖groupon龐氏騙局的爭論中,資本市場也徹底將中國團購業打入冷宮。
從趨之若鶩到避之不及,只不過半年時間,團購行業的盛衰急轉讓很多業內人士唏噓。
在接受ChinaVenture專訪的千品網聯合創始人元鵬看來,團購似乎陷入一場新模式的“圍城”。他認為,中國團購業由盛轉衰,并非偶然,這是個注定長不大的模式。
團購長不大
2011年3月創業動議,2011年8月網站上線,千品網孵化的5個月里,正是團購業從巔峰滑落期。千品網聯合創始人元鵬對此深有體會。
或許從一開始便意識到團購這個模式的瓶頸,千品網從創業初期便走了一條和團購不同的路,定位于O2O模式,力圖打造一家“本地服務商城”,如果形象的理解,千品網志在做一家“賣服務的天貓”。
這一模式和團購有著明顯區別。
在元鵬看來,團購只是一種蛻變而來的傳統促銷手段,和傳統商家的秒殺、買二贈一、滿百返十類似。其新模式的核心意義在于:團購把“低價”做到了極致,通過超低價格吸引眼球,刺激消費者購買沖動,從而在單點商品上為商家帶來爆炸性銷售增長。
但這一模式卻存在著致命缺陷:消費者不可能永遠基于低價沖動購買商品,而商家也不可能長期以超低折扣銷售商品。
當用戶度過了團購爆炸性低價眼球刺激效應后,其消費傾向也將日趨理性,團購所帶來的沖動消費效果會逐漸減弱。
而對于傳統商家,這種通過短期內的低價刺激,在銷售一次脈沖式爆發增長后,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大量團購消費者集中擠入,對商家自身的接待能力帶來巨大考驗,商品低價帶來的消費體驗大多并不盡人意,而這種極端低價消費同時會對常規渠道的老用戶帶來傷害。
“團購渠道帶來的消費者關注的唯一因素便是極端低價,此類客戶類似蝗蟲一般來去匆匆,沒有任何品牌忠誠度,這對于品牌商家而言,負面性不言而喻。”元鵬認為,團購雖然抓住了用戶和商家的需求,但滿足的需求卻有很大局限性,只是“大眾人群的小眾需求”。這種兩端需求的天花板,注定了團購是一個長不大的模式。
中國式團購衰退亂象
事實上,比團購模式短板更糟糕的,是中國本土商業競爭環境。
如果橫向比較,同為團購模式,美國團購鼻祖groupon毛利率高達40%,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而團購老大拉手網最新財報顯示毛利率僅為9%,窩窩團更只有3%-4%.
如此巨大的毛利率差距鴻溝,本身或許便預示了團購行業在中國的快速衰落。在元鵬看來,大量團購企業過度競爭、資本盲目催熟、中國畸形的商業環境成為團購中國式衰退的核心癥結。
“千品網的銷售有一次去與商家談合作,一個下午涌進來5-6波團購搶業務,一個比一個壓價低,有的為了拿下這個商家,甚至倒貼賠本賣套餐。” 元鵬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幕場景。
面對這種自戕式惡性競爭,千品網也只能無奈面對,最終的結局則是整個行業在越來越強勢的商家面前沒有了任何話語權和定價權。
而資本似乎對團購這種瘋狂拼搶商家的方式十分樂見。在元鵬看來,VC/PE對團購企業唯銷售額馬首是瞻的估值標準存在重大誤區。這種估值方式導致團購企業為了做大流水,可以置一切于不顧。
“團購網站充量美化銷售額的方式很多。”元鵬稱,為了在投資方那里獲得更高估值,中國團購企業最終演化為一種集體現象:一邊瘋狂投放,一邊瘋狂開設分站。
當當網此前在一次論壇上便曾點名直指京東商城、拉手網“賺1個花4個”。燒錢充規模,這似乎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領企業做大的慣用伎倆。或許,當做企業變成了“低效燒錢”,本身已經不能算是生意。
“很多團購網站會死,但團購這個模式會活下來。”元鵬表示,正如搜索、門戶、IM領域,中國互聯網每一個細分領域最終都會剩下1-2家企業控制市場,團購行業也不例外,最終活下來的巨頭通過整合市場將掌握定價權,毛利率隨之提升,最終實現盈利。而在目前眾多團購企業中,他最看好的是美團網。
千品網的路徑:團購的O2O救贖
盡管團購行業目前正遭遇發展中的瓶頸,但團購的貢獻不可抹殺。
“之前沒有人想過吃喝玩樂還能拿到網上買賣,是團購通過大量資金投入和市場推廣,培養了用戶和商家對于O2O的認知和接受程度。”在元鵬看來,正是團購行業的這2年奮斗,為中國互聯網撕開了O2O(線上購買,線下消費)市場的冰山一角。
這也是千品網創業初期便早已明確的發展戰略:依托團購之勢,進軍中國O2O大市場。
2011年3月召開項目啟動會,2011年8月18日北京站上線,之后以每周一個站的速度陸續上線上海站、廣州站、深圳站、長沙站、濟南站……上線3個月后,日軍銷量突破萬單,百度收縮指數三個月內漲幅高達500%,超越58團購、趕集團購等團購導航二類梯隊…………
在團購行業風聲鶴唳人人自危的2011年,志在做“本地化服務商城”的千品網獨辟蹊徑切入O2O,創造了逆勢而上的傳奇,這本身或許就是模式的力量。
元鵬認為,千品網本地服務商城的O2O模式,延續了團購優勢,也規避了團購帶來的各種風險和短板。
“團購網站目前普遍存在結款周期被人為拉長的問題。”元鵬解釋,團購網站一般分3-4次給商家結款,周期長達幾個月,這些本應該劃撥給商家的備付金,停留在團購網站賬戶上,如24券、團寶等網站目前已只能靠這部分款項作為臨時周轉資金來續命,網站本身事實上已經無錢可以周轉,這也是一些團購網站飲鴆止渴最終資金鏈斷裂的原因。
千品網專門針對團購這一弊端,為商家推出“隨時結”業務。只要用戶消費完畢,商家便可以立即結算分成款,保證進駐商家資金不被人為壓制挪用。同時,千品網還針對消費者推出“隨時退”業務,用戶購買了千品網的服務后,只要還未消費,便可隨時申請退款,而團購網站通常只提供購買后七日內的退款服務。
目前千品網二次用戶購買比例超過50%,入駐商戶接近1萬家,單月銷售額已突破3000萬元,元鵬預計2012年單月銷售額將達到1-2億元,而千品網10%的毛利率也遠超過中國團購行業同類網站。
千品網目前在全國開設17個分站,員工總人數500人,這與團購網站動輒上百家分站、員工幾千人的“高投入低產出”相比,經營效率已十分出色。
“隨著入駐商家數量越來越多,商家和用戶對于O2O這一市場模式的不斷認可接受,當千品網的市場話語權足夠大時,毛利率也會有所提升。”元鵬表示,盡管處于市場擴張期,在廣告宣傳品牌推廣方面投入力度很大,但千品網目前已獲得中赫集團首期注資數億元,背靠母公司中赫集團這一產業投資機構,千品網目前沒有任何資金壓力。
此外,O2O本地化服務的“本地”特色,也決定了未來移動互聯網領域將成為千品網重點打造的主戰場,元鵬介紹,千品網的手機客戶端目前已在研發階段,預計今年上半年便能推出。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424/5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