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線下大賣場拓店的增速放緩,網上超市逐漸成為零售商們下一個廝殺的戰場,繼沃爾瑪與家樂福之后,又有一外資零售巨頭加入了線上“跑馬圈地”。 日前,德國零售巨頭麥德龍宣布其B2B網上商城正式上線。而據剛剛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2011中國連鎖百強”報告顯示,2011年連鎖百強的銷售規模為1.65萬億,而2011年中國市場交易規模已達到7735.6億元,年增長67.8%。預計到2015年,中國交易規模達到25510億元,國內網購市場已經成為外資零售商與本土競爭對手的首要競技場。
外資巨頭集體進軍“網上超市”
相比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算是網上市場的遲到者,麥德龍中國總裁何哲偉表示,麥德龍B2B模式有別于其他的零售商的線上模式,將主要針對三大核心客戶群:第一類是酒店、餐飲業和食堂,第二類是中小零售商和批發商,第三類是服務業、企事業單位和機關;網上商城將實現全國配送,網站啟動初期送貨服務將在上海、北京、廣州及武漢四個送貨點發貨,為鋪設更多配送網點,其計劃未來3~4年內將在華門店數量翻一番。
“雖然麥德龍在全球市場與家樂福、沃爾瑪、特易購(Tesco)并列為全球四大零售商,但其在中國的銷售增速并不理想�!敝型额檰柫魍ㄐ袠I研究員黎雪榮表示。而從2011中國連鎖百強排名統計可以看到,目前,麥德龍在中國區共有54家門店,去年銷售額138億元,同比增長18%,在零售企業中排38名。記者了解到,此前沃爾瑪將旗下山姆會員店作為在華進軍網超試點,2012年2月底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將其對中國B2C網站1號店的持股比例從20%提升至51%,此舉反映了其在華全力進軍電子商務的宏觀趨勢。
此外,家樂福試水網上超市銷售的商品主要有食品、小家電、日用品等16大類1000多個品種。并可以選擇有兩種支付方式,一是網上用銀聯卡支付,另一種是貨到付款,可以支付現金,工作人員上門也會攜帶移動 POS機,能刷銀聯卡或積分消費卡。加上此前易初蓮花、歐尚等超市上線網上商城,外資零售巨頭正在上演集體進軍“網上超市”。
對此,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孫雄表示,在整個零售行業中,網絡零售一直保持著遠高于實體零售的增長幅度,“如今國內線上市場已經成為國際零售商與本土競爭對手的首要競技場。”而從單店平均銷售額看,沃爾瑪單店1.55億元左右,TESCO約為1.48億元,好又多1.31億元,整體呈下降趨勢。黎雪榮表示,這意味著成本重壓下,一方面大賣場紛紛采用“瘦身”自救,并注重網上拓展尋求利潤增長點。楚睿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杰也指出,沃爾瑪等外資巨頭想要在中國復制歐美市場,必須轉變思路提前布局線上業務,“線上、線下業務雙管齊下。”
在國內做“網超”實現盈利難
過去一直認為,傳統零售商利用多年積累的品牌和資源整合能力向電子商務延伸,在品牌知名度、信譽度、顧客、供應鏈資源整合、采購等環節存在巨大的“溢出”效應,要遠比那種白手起家的純B2C網站更具優勢。但幾年來的嘗試表明,要想將傳統零售商這種“力量”與結合在一起,并形成全新的競爭力,似乎有難度。
“雖然很多零售商在國外的網上市場做得很好,但是國內網上市場卻舉步維艱。”深圳逸馬國際顧問公司總裁馬瑞光表示,從目前來看,所有傳統零售商做網購遇到的問題比較雷同。首先是,國內網購只有10%左右的毛利率,網超可能更低些,先期的高投入、物流體系的建設,再加上巨額的、營銷與宣傳費用,網超不盈利便成了必然。而對于網購來講,規模是最根本的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網絡消費環境尚不完善,立法匱乏,信用體制、網上支付、物流網絡三大瓶頸仍有待解決,令線下零售企業很難實現盈利,目前鮮有成功案例。對于大型超市而言,與實體店相比,其發展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環節和支付環節的困難更多。實體零售店鋪的房租、人工、水電等成本占到總銷售額的12%左右,但通過供應商的進場費、返點及促銷費等可抵消約6%;而電子商務僅物流費用就占到銷售額的6%~8%。再者,我國的消費習慣和消費環境同國外有較大差別,由于去大型超市都比較方便,人們還是更享受購物的體驗和樂趣,去超市購物也逐漸成為了消費者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幾年來,網超關門的案例也不少。與剛剛和沃爾瑪聯姻的1號店并稱為“網上超市雙雄”的大貨棧已暫停業務;開業5年多的懶家伙網上超市也掛出了暫時關閉的公告。而幾個月前,美廉美網上超市不足半歲就已夭折。
專家觀點
發展自有品牌助力“網超圈地”
傳統超市要在網上順利圈地,還有一個必須面對的障礙,那就是價格體系難以協調的問題。由于傳統超市更多與主流供貨商合作,但他們非常依賴傳統代理分銷渠道,同時對價格體系控制得非常嚴,為了防止“躥貨”,主流供貨商往往不愿意給電子商務網站更低的折扣。
沒有足夠的低價,網上購物就沒有優勢。“發展自有品牌可以很好地緩解這一矛盾,又避開了線上、線下的價格協調難題�!睆V州市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彭強表示,大力開發自有品牌,不僅是零售企業模式轉型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電子商務的有利助推器。據悉,這幾年來沃爾瑪的“惠宜”、“宜潔”,華潤萬家的“潤之家”,百佳的“千悅”、“超值牌”等自有品牌發展非常迅猛,產品獨特毛利也高。彭強指出,多數人認為生鮮產品要求配送時效性強、不好保存、運輸困難,不能成為網上超市的競爭砝碼;“但是恰恰由于市場的稀缺性,如果可以解決保存運輸等問題,這項業務可以說是網超的制勝武器�!�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外資零售巨頭打響網購圈地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17/6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