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差評”,換來一件“壽衣”,武漢女生小方的遭遇這兩天引發軒然大波。
事情的最新進展是:官方公布調查結果,“壽衣事件”確因“差評”引起,賣家“尊爵閣”存在惡意騷擾行為,對其實行包括店鋪搜索屏蔽在內的多種限制處罰,持續時間12天。小方的遭遇絕非個例,據《深圳晚報》等多家媒體報道,此前曾有南京女士因為“差評”收到匿名包裹,里面竟是用白色紗布包裹的糞便。
“差評”為何會讓淘寶商家如此“憤恨”至喪失理智?單日交易額峰值已達19.5億元的淘寶,目前是怎樣一種網購生態?眾所推崇的“好評、差評”信用評價體系出了問題了嗎?
買家
“店主打來電話,說不滿意可以退,但一定要給好評”
“四心”買家周洲近來領教了沒給好評的后果。4月初她在一家名為“隨意人生13”的淘寶店買了兩雙鞋,在她看來與頁面上的宣傳相差甚遠:色差大、跟是歪的,號不準,比她的腳足足小了兩碼。“本來想給個差評,但覺得做生意的人不容易,就給了個中評,卻引來了他們的騷擾。”
先是店主打來電話,說鞋子不滿意可以退,但一定要給好評。周洲不想退,“退了等于我啥都沒買,還倒貼15塊郵費,最主要的是我不想給與宣傳嚴重不符的產品好評。”于是對方說,“那好,你等著,我會持續打給你。”半個多月后,以為沒事了的周洲收到一條言辭懇切的短信,“你好,我是淘寶網‘隨意人生13’女鞋店鋪,很抱歉我們的鞋子或是我們的服務沒能讓您滿意,您也知道一個評價對一個店鋪影響有多大。親,說得難聽點呢,我們的飯碗都在您手里了,補償5塊錢給您,希望您能行行好,幫改一個好評。”周洲拒絕后,對方立刻回復,“看來軟的來不了,那我也只能來硬的了!我的飯碗都沒了!還會怕這些?我想問一下,不知道你怕不怕騷擾。”并稱“今天晚上睡覺最好關機,免得打擾你。”
4月27日傍晚,10個陌生號碼接連不斷打電話進來,不堪其擾的周洲卻不愿“服軟”改評價,直到過了30天的評價可修改期,才算平息。
“她們主動提出返30%的錢作為補償,我就把差評改過來了”
記者點開“隨意人生13”頁面,這是一家位于廣州的淘寶店,主營服飾鞋包,鞋子的價格多在60至80元左右。兩年前創建,目前為五鉆賣家,半年內的動態評分為4.6。中差評的意見當然都是批評貨品質量不好,但在“好評”的意見列表中,也不乏“沒有想象中的好”、“雖然不怎么好,但就這樣吧”、“給老媽買的38碼,結果老媽穿不下。我36碼的腳只能硬著頭皮穿,味道確實很大”之類極為勉強的評價。
記者昨天采訪了“隨意人生13”的店主,他也“大吐苦水”,稱信用評價“太難伺候”。“我們的鞋子價格便宜,有些顧客要求高,穿著不合適,發貨退貨的兩次運費都要我們出,很難接受啊。發現中差評盡量讓對方改,有的可能聯系多了些,也挺無奈的。有的顧客不溝通,直接就給中差評,影響挺大的。去年的時候一個月還能有個一萬多,今年每個月也就五六千了。我看淘寶店是做不久,也不是個長期事業,我想慢慢退出,轉做實體店了。”
網友“hmillk”也對“給差評得壽衣”一事心有惴惴:“這叫我下次怎么還敢給差評?不過我現在也非常少給差評,免得店主打電話過來,挺麻煩的。如果有什么不滿,都直接給好評,然后把自己的意見寫進評價里,給后人參考就行了。”網友“coolar”則慶幸,“幸好唯一的一次差評,賣家沒寄給我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過最后還是改過來了,因為她主動提出返我30%的錢作為補償,還不停道歉。”
賣家
顧客買東西,就算好評有100個,可能看見一個差評就放棄了
比起好中差評,那個“5分評分制度”更合理
張瑋(北京,三皇冠店主,ID:檸檬綠茶化妝品,主營美容護理):
出現中差評,一般是顧客先給了評價,我們再通過留的信息去聯系他們,看看出了什么問題,有什么辦法解決。對貨物不滿意,我們會退貨。但有的顧客給了中差評,協商了也同意改,最后又不改;給他發信不回,打電話也不接,或者說“哦,好,我去看看,有空就改”什么的。拖過30天評價就沒法再改了,也只好放那兒了。三皇冠的店,走貨量是很大的,我們聯系個兩三次,不行也就算了。
也有提出過分條件的顧客,比如說我們產品質量有問題,或者包裝破損什么的,要我們額外賠償50元、100元才給改評價。但貨品確實有問題的話,我們給你退,為什么還要另外再賠錢呢?
各家對差評都挺忌諱的,對銷量存在影響。之前我們店里一個碧歐泉的面霜,有人說質量有問題、包裝不好什么的,那段時間就賣不動。顧客買東西非常看重評價,就算好評有100個,可能看見一個差評就放棄了。
我覺得比起好中差評,淘寶商城那個“5分評分制度”更合理。走貨量比較大的店,基數也大,只要店里賣的是正品,就算偶爾有些特別挑剔甚至惡意評價的人,也影響不了太多整體的分數。
陳靜如(成都,五鉆店主,ID:藍蘋果sky,主營服飾鞋包):
去年的中差評還不是很多,今年我們更注重鞋的質量,專門去跟單驗貨,但中差評反而多起來了,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鞋子如果質量不好,我們會無條件給顧客退。如果沒有質量問題,買家不喜歡,退的郵費是由買家承擔。但有很多買家收到鞋子不喜歡,又不想承擔運費,就先給個中差評,等著你去找他。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就是賠償鞋款的10%,希望他能修改評價。有的顧客還直接說,要我修改評價,你們得給我一些補償吧,要二三十塊錢。我們店里的鞋子均價才六七十,顧客要到那么高也無力承受。
賣家想維持99%以上的好評率是很不容易的,皇冠店還好,中差評對小店影響很大。我們才5鉆,走貨量沒有皇冠店那么多,中差評就很顯眼。而且如果一家店的好評率降低到97%以下,顧客搜索的時候翻幾頁都看不到,流量就更少了。我有朋友因為好評率降低,只好重新開店,之前積累起來的信用就只能放棄了。
昨天還有一個買家說要退貨,我們說你沒有穿過的話是可以的。結果她寄過來,鞋子里面都有穿臟的痕跡了,也沒法再次出售了。但要不給她退,她肯定會給差評;給她退,損失就都得我們自己承擔。正頭疼該怎么辦呢!
本意用來為賣家積累信用、為買家提供參考的評價體系,何以讓買賣雙方都如此糾結?評論人王傳言認為,“差評換壽衣”鬧劇的背后,反映和折射的是保障渠道和機制的缺乏。和實體店相比,作為網絡購物交易平臺的淘寶網受到怎樣的制約,又該如何完善自身的管理體系?
實名之下,無論消費者還是電商,都會承擔更多責任?
如果評價設置成不能改,那么騷擾和“職業差評師”的土壤能消失嗎?
翠微商場服務管理部部長助理:
實體店的退換貨流程比較簡單,以翠微為例,顧客在購買商品一個月之內,如果不喜歡或者覺得不合適,只要沒壞沒洗,不影響二次出售,都可以拿來退換,在相應的品牌柜臺或者服務臺都能處理。相比而言,網絡購物雖然方便,到了退換貨這里就比較麻煩。除了異地運費問題會有糾纏之外,不能直接交易的雙方也難免存在一層猜疑。是否已經用過了?是否影響二次出售?其實都不如實體店當面驗看方便清楚,也容易產生糾紛。
陸刃波(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
和實體店是不同的體驗,后者是人與物直接的交流,電子商務因為沒有這層交流,需要商家盡量滿足消費者的體驗。而現在電子商務的服務體系還不夠完善,有很多需要修正發展的地方。
這次的“壽衣”事件,雖然是個別的極端行為,卻是商家畸形追求好評率的一種體現。消費者在購買時也“唯好評不買”,就算是實體店,也有退換貨的,沒有完全滿意的消費,大家把好評率都看得太重了。
我一直提倡網絡實名制,消費者和電商都要實名。其實大家不用這么怕實名制,我們的身份證都有記錄,走在馬路上也有電子監控,實名制也是未來電子商務必然的趨勢。淘寶的使用者大多是年輕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在技術上先實現實名制不會有太大的難度,可以考慮做“先吃螃蟹的人”。而且實名制下,無論消費者還是電商,都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淘寶要更完善自己的評價體系,或者綜合打分,消費者可以去比較分數的高低。再有,現在的評價是能改的,消費者改了,后來的人看到的也不是客觀的評價了。如果設置成不能改,所有的網店可能都會出現差評,消費者還是可以根據差評多少、內容來選擇。網店也不會再忌諱個別差評,追著讓顧客改,騷擾和“職業差評師”的土壤就都能消失了。
支招兒
大家怎么買東西?
趙雯(網購7年):
我在搜索一個單品的時候,一般按價格從高到低排序,當然第一頁肯定太貴了,我從大概四五頁開始選起。明顯低于市價的肯定不會是好的,比如裙子低于100元的我不會買。兩三百的衣服屬于中游偏上,一般都還不錯。如果出了問題,退換貨也會比較順利。
那依(網購6年):
有朋友買過覺得好、口口相傳的淘寶店肯定是首選。如果我要自己“發掘”一個新店,會非常謹慎,買到不好的東西,哪怕退貨退款也鬧心。我會按信用排序,翻前面十頁以內。具體到要買的商品,再認真看它的評價,而且只看中差評。如果因為包裝破損、快遞慢之類的理由給中差評,我倒覺得還好。不過但凡有一個評論說它“質量差、不是正品”,我就不會再考慮了,立刻淘汰。
王君(網購4年):
現在不能光看中差評啦,好多人不想給好評,怕麻煩又不敢不給,就先給個好評,然后在評論里詳細寫上批評和不滿的內容。以后好中差評都得看了,還得認真看,不然真是沒法“知己知彼”。
推薦閱讀
我一直認為網站運營是個敏感的話題,至少在站長圈里是,為什么?因為這個詞聽的太多了,知道的人太多了,馮志強自認才疏學淺,不敢班門弄斧,寫得好了就算了,要是寫不好,一定會被N多人噴。 其實網站運營這個事情就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差評換壽衣 網購怎么說真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22/20120522/6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