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正好踩在了云計算應用熱潮的這個點上。”2012年春節前夕,金算盤董事長楊春興奮地告訴《ENI經濟和信息化》,“這是我們從2006年開始戰略布局的結果。”
“全程電子商務”打下技術基礎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對企業來說,沒有戰略,就沒有未來。不提前布局,在“下個路口”等別人,就是在別人走過的路上不斷追趕,氣喘吁吁。柳傳志說,如果方向不對,再努力也沒用。所言極是!不過,前進的步伐如果不睬在點上,跑得再快可能也會被絆倒。
坦率地說,當金算盤在2006年提出“全程電子商務(Integrated e-Commerce)”概念,并推出首款平臺的時候,的確和海外提倡“One Network(一切均在網中央)”的理念不謀而合,甚至有“從引進到出口”的概念逆流的可能。“概念入市”好比“標準卡位”一樣,誰不搶占先機?這也就可以理解2007年和金蝶公司關于這一概念“首發”權屬之戰,也可以看出在2009年底前后,用友在此概念上的推廣和在市場上的合縱連橫。直到2010年下半年的風起“云”涌,所有人也都不得不“人云亦云”了。
不過,“云計算”本身就是20多年來各種技術應用不斷積累后的綜合體現。如果說,1980年代是大型計算機模式轉變為客戶端-服務器(Client/Server)結構的話,那么,隨著大數據應用時代的來臨,集中運算又是一次新的螺旋式上升的改變。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 )、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計算(Parallel Computing)、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網絡存儲(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等各種技術的不斷推陳出新,使得應用模式也在發生著巨變。事實上,許多云計算部署都依賴于計算機集群(但與網格的組成、體系結構、目的、工作方式大相徑庭),也吸收了自主計算和效用計算的特點。
相對于云計算在不斷討論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等各種技術應用層次的問題上,全程電子商務則更注重用戶的需求和使用體驗。“我們在技術上的研發純粹是從客戶的需求出發,再來考慮采用何種技術架構來設計這個平臺,從功能性、易用性、友好性等多個方面考慮的比較多。”楊春回憶其帶領技術團隊“閉門攻關”的經歷,“最后發現,全程電子商務是我們設計的這種技術平臺的一種應用而已,很多時候是客戶的需求啟發了我們對現有平臺的提煉、完善,最終變出各種不同的云服務應用。”把太多精力投注到“全程電子商務”這一種應用中,可能忽視了其它應用,但也正好打磨了這種技術架構的成熟性和靈活度。
不過,用傳統業務的收入來補新技術平臺的研發無不是一個冒險行為,既要忍受傳統業務的投入較少帶來的收入減少,又要忍受沒有新增業務收入的巨大壓力,對現金流、對員工的思想穩定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在分寸、節奏的把握上稍有不慎,就會重蹈無數曾經赫赫有名企業最終崩盤的覆轍!
“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鉆研技術應用這條路上,至少方向正確,哪怕耽誤了一些商機、延誤了公司的發展也是值得的。”2012年,在經歷各種磨難后的楊春如是說。
扎根行業方能“云開霧散”
“區域商務平臺、醫療衛生協同平臺和集團客戶是我們目前云計算應用的三個主要方向。”楊春說,“這三個領域既是金算盤的傳統領域,又是我們云計算應用的新的客戶群。”
2012年,包括武警各大警種(如內衛、邊防、消防、黃金、森林等)、東北工業集團、西北工業集團、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新疆農資集團、河北開元集團、湖南南嶺化工集團、重慶商社集團等大型集團企業和金算盤建立了新的合作關系;在區域商務平臺方面,除了貴商網(www.gsw100.com)進一步擴大運營走向成熟的同時,蘇商網(江蘇)、大西南茶葉網、糯米行業網、重慶華生園全程電子商務平臺、溫州百盈飲食管理平臺、廈門華壹商貿管理平臺等都相繼上線;醫療衛生領域在成果更為豐碩,包括北京、廣東、江蘇、山東、山西、四川、重慶等地的近100家衛生局和醫院采用了金算盤的云計算協同平臺。
2011年7月1日,一套新的醫院會計制度、財務制度在一些試點城市的公立醫院執行,到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國執行。同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財務、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報表審計指引也將在這一天起全面執行。一項新的政策帶來了新的管理系統的更新升級,而新技術的應用也為落實新制度而帶來采用新型管理模式的可能。
“我們對衛生局提出的建議方案常常被認為很有新意,主要是在越來越海量的信息管理、流程協同等方面解決了他們的難題。”楊春表示,“醫療衛生領域的行業實踐為更多行業采用云計算平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云”原本就是對信息傳輸過程中的一種形象比喻,表明服務能力和信息資源的伸縮性和后臺服務設施位置的靈活性。之所以,現在的“云計算”在大部分人心目中還有云里霧里的感覺,還在于對應用的感受程度上的差異。“只要扎根行業,客戶的需求設計往往會讓云服務商耳目一新的柑橘。”楊春說,“客戶最終將幫你云開霧散,因為他們更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樣的云服務。”
有了技術平臺支撐的金算盤在得到客戶的驗證之后,顯得信心十足。
推薦閱讀
于慧,這個名字在媒體上已經消失得太久,九零后,甚至八零后,知道她的人怕是不多了。隨著迎春大劇《陽光路上》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的播出,于慧,這位華表、金雞雙料影后,又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并引起廣泛關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楊春:踩在“云計算”點上是戰略前瞻的結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206/2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