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和易趣淘寶的興起,讓暴風迎來了爆發。
“當時簡直就是瘋狂。包月扣費30元一個月,SP分給你10塊,然后每個月還自動續。”暴風綁了點SP的業務,到后來,一個月的廣告費達到了四五十萬。
但顧志誠覺得那一年走了彎路。
“中間有一段時間很High,這個出差那個出差,談這個廣告談那個廣告,但我覺得那陣子我們是走了彎路,做一個產品還是得純粹一點,賺錢的事是順路帶的。”顧志誠覺得他們那個時候對產品本身的關注太少,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廣告上面,所以導致了后來的出售。2006年,暴風影音出售給了某著名站長,沒過多久,那位站長又轉手賣給了馮鑫。
“當時有競爭對手進來,有投資商進來,玩法已經變了,不是說你一家獨大,在那里換廣告就行了。”顧志誠說,自己要畢業,周勝軍因為做程序太累,患了一身的職業病,兩個人一合計,就把公司賣掉了。
“有時候你做一個事賺了很多錢,但是沒成就感,這就很痛苦。前面是有成就感沒錢,后面是只看到廣告往上漲,但是你的動力沒那么大了,而且覺得有點愧對用戶,因為你更新的老是廣告。”
顧志誠提起這件事來,至今感到有些惋惜。
“其實這里面有很多教訓,當時第一批視頻網站開始出來了,我們是最應該轉型為視頻網站的。我們當時量非常大,一天就有幾千萬人在用,轉型的話應該是最順理成章的。”當時的視頻網站有點像今天的團購,有幾百家在做。他覺得這個機會確實是錯過了,那一年過得“比較不值”。
這個經歷對顧志誠影響很大,如今做酷盤,他更加專注產品本身,對于廣告考慮的不多。“你看整個軟件都沒廣告,我非常堅持這一點。”
從鄒勝龍和馮鑫那里學到的
2006年8月,顧志誠去迅雷做了在線副總經理。因為暴風和迅雷互相做過推廣,顧志誠和迅雷那邊的人之前就很熟悉。顧志誠負責在線產品平臺和發行事業部,做迅雷在線。整個公司,除了前臺,他是年齡最小的。
“迅雷當時比較傾向用技術降低成本,沒有像優酷或者土豆那樣往里砸錢,所以在線點播這一塊略微慢了一點。”顧志誠說。2004年之前,互聯網都是以客戶端為主,在線的互聯網產品很少,迅雷當時決定做視頻其實挺早的。
2008年奧運會之前,顧志誠離開了迅雷,去了北京。在迅雷,他從零開始,做了好幾個東西,“很有點想自己做的欲望”,當時他已經在和投資人接觸了。恰逢奧運前夕,北京進城安檢很嚴,顧志誠托運的行李被耽擱在了河北香河,后來找DHL才拖進了北京。
沒想到一到北京,就被馮鑫攔下了。激情滿懷的馮鑫當晚開車拉顧志誠去吃飯。這頓飯,讓顧志誠創業后延了兩年。
“本來是想隨便聊一聊,后來一聊,發現他們原來跟迅雷差不多。馮鑫一直在做客戶端,也想做在線,但是或者因為資本,或者因為人手,或者決心不夠大,一直沒做,當時其他幾個視頻網站已經起來了,他覺得應該突破了。”顧志誠說,現在回想馮鑫當時已經做得有點晚了。2008年8月,視頻行業已經三足鼎立。
顧志誠去了暴風,順帶還做了點P2P的事情,“基本做成了暴風在線的框架”,一年后,顧志誠又離開了。
“馮鑫覺得暴風的優勢在客戶端,客戶端量大。他比較堅持在播放器右邊放些在線影片,不希望往網頁轉。而且馮鑫是做營銷出身,我是做產品出身,對產品的一些看法也不一樣。我的使命完成了,也就離開了。”顧志誠說。
當經過這兩次“打工”經歷,從鄒勝龍和馮鑫身上,顧志誠學到了很多東西。
迅雷的兩個創始人都是海歸,硅谷文化比較濃,直到公司兩三百人的時候,鄒勝龍還沒有單獨的辦公室。有時候就在會議室辦公,會議室經常不夠用,大家就會把他趕出來。這種平等文化,讓初入“職場”的顧志誠覺得很“開眼”。他也把這種文化移植到了自己的公司,在酷盤,大部分人管顧志誠叫顧或者志誠。“有時候新人來了,畢恭畢敬叫我顧總,我就要他改口。”顧志誠說。
迅雷有咖啡吧,公司包晚餐,員工中午或者晚餐在一起吃,大家下班很晚,但早上十點、十一點就在公司了。
“雖然后來公司到了三四百人,不能稱兄道弟了,但是那一陣子確實對我影響挺大的。”顧志誠很喜歡那種氛圍。酷盤現在都是早中晚三餐全包,還會加夜宵、下午茶,甚至還有現磨咖啡。
“從迅雷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公司從100人擴張到300人,中間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有時候回顧一下,從中能感受到不少東西,這比看書或者聽別人聊幾個小時,深刻得多。”顧志誠說,迅雷有一段時間團隊擴張太快,新人比例太高,企業文化被稀釋,影響了公司發展。顧志誠對此印象很深,哪怕酷盤再進人,再進高手,他也要確保原來的人已經快速融進公司文化。
在馮鑫那里,顧志誠對營銷則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原來的思路是先有產品后有策劃推廣,這是迅雷的思路。到了馮鑫那里,發現這個順序還可以顛倒。就是現有一個很不錯的策劃方案,第二步才考慮怎么做這個產品。”
“我們的飯要噎著吃”
推廣是酷盤的難題,顧志誠試過以前的路子,通過捆綁做推廣,但是發現轉化率很低。
“因為這個東西跟暴風和迅雷不一樣,播放器、下載軟件,是干什么的,一目了然,因為裝上就能用,酷盤裝完都不知道是個什么東西。”
所以顧志誠現在并不懼怕巨頭進入這個市場。
“對于騰訊來說,現在最緊張的是誰撼動過了它的好友關系,比如SNS、米聊,還有電商、微博,以及大家在搶的電腦桌面,這些才是騰訊的重點。”顧志誠說,“我們倒是非常希望更多的巨頭能夠進來,把更多的用戶教育起來。因為我們是全力做這個事情的,如果市場起來的話,我們得到的好處是比較多的。”
“國內做云存儲的公司很多,但是都不太一樣。像T盤、微盤跟我們做的都不太一樣,受眾是不沖突的。跟我們相同的是金山快盤,但是遠沒到競爭的程度,因為這個市場在中國就像一片荒原,長滿了草,牛還不夠多,大家現在關系都還不錯,經常互相交流。現在需要教育用戶。”顧志誠說。
和播放器不同,酷盤的粘性很大,這也是顧志誠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
“像招商銀行,它的用戶黏性非常大,我把錢存在里面,理財經理會幫我打理各種產品,甚至去協和醫院掛號都可以找招行,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它了,而且再換另外一個銀行會很麻煩。酷盤增加了很多個性化的東西,像召回歷史版本、即時同步等等,用戶黏性很大,切換成本很高,我們就是要做這樣的東西。”
推薦閱讀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2日凌晨消息,在線招聘網站Monster CEO薩爾伊安努茲(Sal Iannuzzi)周四對其投資者表示,他們正在考慮所有戰略替代選擇。受此消息影響,Monster股價周四上漲愈17%。 我們的股東值得更好回報,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酷盤顧志誠:鄒勝龍和馮鑫教我的那些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43/20120303/36197.html